沉痛悼念诸骏仁教授

2021-6-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年8月19日凌晨,医院诸骏仁教授因病逝世,享年89岁。

诸骏仁(~),江苏无锡人。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中国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的奠基人之一。

一、成长履历

诸骏仁,年2月1日出生于江苏无锡的一个小镇上。诸骏仁是家中长子,有一个弟弟诸俊伟。在日本侵华战争初期,全家四人五个月内辗转多地,从无锡到镇江、汉口、广州、香港,最后到上海租界。年9月,诸骏仁于上海第一医学院本科毕业。年10月,诸骏仁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内科研究生毕业。

年9月,诸骏仁担任江苏南通苏北(南通)医学院内科教研组助教及住院医师。年9月,诸骏仁担任上医院内科教研组主治医师。年12月,诸骏仁担任上医院内科教研组讲师。年7月,诸骏仁担任上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年3月,诸骏仁担任上医院内科教研组副主任。年12月,诸骏仁担任上医院内科教研室副教授。年3月至今,诸骏仁担任医院心内科教授。年4月,诸骏仁担任上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年11月,诸骏仁担任医院内科教研室及临床药理研究室主任。年11月,诸骏仁担任国家新药(心血管)临床试验研究中心主任。

年,诸骏仁担任硕士生导师。年,诸骏仁担任博士生导师。诸骏仁共指导博士生7名和硕士生25名。诸骏仁现任医院心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医院大内科主任、国家新药(心血管)临床试验研究中心主任,临床药理研究室主任、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小组成员、世界卫生组织药品评审顾问、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中华老年医学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理事、老年医学学会主任委员、心血管学学会委员、上海市老年学会理事、亚太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疾病学会创始会员与理事等。

年,医院内科主任期间积极培养人才及引进人才。在担任主任的12年里,诸骏仁逐步建立了新的内科专业,分别用老专业及对外招贤纳士的方式筹建了内分泌科、内科监护室、老年科及风湿科。

诸骏仁担任2本全国性专业杂志的主编、3本副主编、10本编委(包括2本外文杂志)。诸骏仁担任Circulation中文版、国外医学心血管分册主编,JAMA中文版、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副主编,《JournalofHypertension》、《ChineseMedicalJournal》、《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中文版》、《复旦大学医学院学报》、《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等编委。

从“七五”至“九五”期间,诸骏仁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推动我国临床研究向标准化及规范化转变。年,诸骏仁主持的“无创性核素时相分析和心脏断层显像在早期诊断冠心病中的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年,诸骏仁主持的“普罗帕酮、莫雷西嗪、美西律的疗效与安全性再评价”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光华科技奖三等奖。

二、杰出的临床医学家

年新中国成立伊始,江南水乡一带血吸虫病肆虐,致使疫区的驻军战士有不少都传染了血吸虫病,诸骏仁在沪部解放军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记功一次。年,我国试办研究生教育,诸骏仁应试入学成为陶寿淇教授的第一个研究生。五十年代,当时在没有心脏病基础的患者在腹泻或者手术后出现了恶性心律失常等现象,可能的原因是缺钾。在陶寿淇教授的指导下经过3年的研究,诸骏仁终于弄清了血钾过低与血钾过高引起的心律失常及其治疗方法。年,医院先进工作者。年,诸骏仁获得中共上海市委血防领导小组颁发的消灭血吸虫病奖章。年,为了表彰诸骏仁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突出贡献,国务院政府发给政府特殊津贴。年,为了表彰诸骏仁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长期医疗保健和重大医疗抢救工作中的优异成绩,特颁发中央保健委员会奖状。年,诸骏仁被卫生局评为先进工作者。年,诸骏仁与亚太起地区的其他专家合作组建了亚太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疾病学会,成为创始会员并担任理事职务。年,诸骏仁被推选为亚太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疾病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使我国在动脉粥样硬化领域的研究在国际上得到了充分认可。年,诸骏仁被授予DIA中国健康卫生杰出贡献奖。

诸骏仁多年来从事心血管病的研究工作,包括钾与心律失常、风湿热实验室诊断、冠心病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等。近年来致力于研究老年心血管病、心血管药物的临床评价与临床药理。诸骏仁代表中国参加两项(高血压、高血脂)国际合作研究。

三、推动我国临床研究与世界接轨

五十年代中期起,诸骏仁师从陶寿淇教授,对血钾过高和过低的心电图与心律失常进行研究。从60年代至70年代,诸骏仁进行了钾盐的临床研究。七十至八十年代的药物临床研究条件比较有限,只有一台国产的高效液相色谱仪。诸骏仁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了国产抗心律失常药普罗帕酮、胺碘酮、莫雷西嗪药代和临床应用并在国内率先报道、指导临床应用,同时与肾内科一起较早在肾移植病人中进行环孢霉菌A监测、指导临床合理应用环孢霉素A。从70年代至80年代,诸骏仁、李志善、陈秋潮开始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研究,包括阿替洛尔、哌唑嗪、安搏律定、胺碘酮、普罗帕酮、莫雷西嗪等。为使我国药品临床研究与国际接轨,诸骏仁负责起草中国药品临床试验规范并推动其实施,被誉为中国GCP的奠基人。九十年代初,诸骏仁率先带领国内同行参加国际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

年,卫生部批准原上海医科大学为第一批部属临床药理基地,医院成立心血管专业组和放射专业组。年,原上海医科大学成立了上海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并同时设立了10个临床研究室,包括临床药理研究室一室和临床药理研究室二室。临床药理研究室二室主任是诸骏仁,副主任是李志善、陈秋潮。临床药理研究室是国内持续发展至今最早的从事I期临床试验的研究机构之一。年,医院心内科和临床药理研究室为基础,开始筹建“国家新药(心血管)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并于年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验收,该中心是全国10个国家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之一。

年,诸教授在卫生部的领导下引入了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ClinicalPractice,GCP),并组织人员翻译成册。年,诸骏仁与国内专家组成五人专家组负责起草我国GCP。年,中国GCP正式实施,推动我国的临床试验研究逐步与国际GCP接轨。

四、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年,诸骏仁由卫生部委派去瑞士日内瓦参加WHO的GCP指南定稿会,再此之后不少国外学者(包括政府、大学、制药企业)来我国进行访问交流。年9月,诸骏仁赴德国参加第十二届世界心脏病学大会与第十六届欧洲心脏病学学术会议联合会议。年12月,诸骏仁赴日本参加“衰老与营养”国际学术会议。年2月,诸骏仁赴新加坡参加第二次亚太冠心病防治会议筹备会。年5月,诸骏仁赴菲律宾参加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脂质讲坛年度学术会议。年9月,诸骏仁赴印度尼西亚,美国参加第十一届亚太心脏病学会会议。年2月,诸骏仁赴澳大利亚参加第六届国际心血管药物治疗会议。年3月,诸骏仁赴新加坡参加亚太血管疾病预防会议。年5月,国家科委组团去美国及加拿大考察GCP,诸骏仁教授担任团长到临床试验中心、制药企业、研究合同组织(CRO)了解GCP组织实施经验并介绍了我国GCP发展的状况。年6月,诸骏仁赴英国参加第十六届国际高血压学术会议。年2月,卫生部组团出席ICH4会议,诸骏仁作为团员参与FDA举行的双边会议。年4月,诸骏仁参加访问团去美国,与FDA领导及专家研讨中药临床试验问题。年,医院林芳郁院长带领的参访团到医院参观座谈,诸骏仁就建立两岸多中心临床试验合作及人体试验委员会联合审查机制与台湾参访团进行交流探讨。

五、主要论著

诸骏仁担任《临床用药须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等7种医药书籍的主编或副主编。主编《中西药物临床指导》、《家庭医学全书》、《辞海》(内科部分)。诸骏仁作为编委,共编写《实用内科学》、《实用心脏病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心脏病学分册》及其他医学书籍5种。诸骏仁已发表科学论文篇于国内外专业杂志上。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cnygtex.com/nxcbys/112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