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民俗风情馆筹建记上年第4
2021-4-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平湖民俗风情馆筹建记(上)
文|张玉观
座落于平湖市环城北路东首31弄1号(现为17号),与东湖风景区毗邻相望,原是城关镇“陆氏古宅”,曾经这里是市人武部驻地。
年4月开始筹建此地为“民俗风情馆”,年5月,申报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年2月8日《平湖民俗风情馆》成立开馆。由于时代发展,形势变化,后改为“平湖市非遗中心”两块牌子一个单位。但到年1月,将《平湖市民俗风情馆》编制撤掉,单独为《平湖市非遗展示中心》,于年平湖书场并入。《平湖民俗风情馆》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展区面积平方米,馆内设生产,生活和文化习俗3大展区。馆内有民俗风情类藏品分为,生产类、生活类、杂类、文化类,共计(件,张)。
成立后的“平湖民俗风情馆”先后与嘉兴学院平湖校区,城关中学、东湖小学、实验小学、民工子弟学校建立校外德育基地。年4月,海口电视台《寻访江南》摄制组到民俗馆拍摄风情民俗素材。年9-10月,中央电视台,上海教育电视台先后前来拍摄有关场景。年,列为嘉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自年2月开馆以后,尽管开馆前夕收取5元一张门票,但前来参观的旅客人流踊跃,至年末,共接待观众达9.5万人次。而且此馆内有丰富的本地地方特色民俗风情众多展品,自当年年开馆,属嘉兴市五县两区第一馆。
走进当时《平湖民俗风情馆》由于馆内展品丰富,你会感觉到在你生活中的生产、生活和文化习俗充分展示在你面前,或在你的记忆中。
这座《平湖民俗风情馆》是本文作者的亲历者,也是实践中操作者,从等建到开馆,先后度过了两年七个月时间,在亲历者心里藏有甜、酸、苦、辣丰富多彩筹造中的记忆故事。
故事还得从年说起。年4月19日上午,我刚到文化馆办公室上班,这时,文化馆贾仁利同志来通知我说,玉观,根据市文化局研究决定、抽调你去筹造“平湖民俗风情馆”,也不是全脱产,文化馆你分管的业务线工作还是要做好,是两头兼顾。
这突如其来的通知,之前我也不知道,也无人给我讲起过,我思想上一点准备也没有。当即我就问了一句,什么时间?贾仁利对我说:“时间是有点紧,明天上午就去博物馆报到,具体情况,你去报到后就会知道,祝你成功”。
后来静下心来想,我现在是市文化馆文化干部,又是党员,既然文化局领导作出决定,选择我,我就服从组织分配,去报到后再说,不懂边做边学习。
第二天,是年4月20号,我先到文化馆上班,办公室整理一下,然后到博物馆报到。(当时,原在新华路地段的文化局,因拆迁临时搬到南河头与博物馆一起办公。)这时,程杰馆长正在忙上班事务,他看到我去报到,他急忙招呼我到他办公室。他说,今天局里领导没有过来,委托我对你说一下,这次抽调你来与我们合作,筹建“平湖市民俗风情馆”有关情况是这样的。
主要根据市人民政府及市文化局有关南河头保护开发利用的总体安排,在南河头要筹建“民俗风情馆”展馆,做筹建展品的征集工作。办公地点就在博物馆,今天我已给你安排好,你和杨根文,姚国权(当时姚国权也从文化馆借在博物馆)你们三人在一起,这是临时,过几天你搬到我办公室办公。
前段时间,文化局已开过几次座谈会,你可没有参加,也征求过大家好多意见。后来,真正落实筹建工作,考虑到这个“民俗风情馆”筹建内容比较丰富也比较复杂,从生产,生活,再到风情习俗等等。因你是从农村到城市,又是重视研究民间文学的,故而,最后决定抽调你来协助筹建。
实际上刚开始要筹建“民俗风情馆”后来称为“平湖民俗风情馆”选址是在南河头江南,是丰富南河头民俗风情和开发项目,以市博物馆牵头筹建。但后来由于情况变化,将“平湖民俗风情馆”转移到市人武部办公地,现为平湖市环城北路17号,陆氏古宅。
我报到后的第二天开始,根据筹建需要,首先,要我列出征集展品名称目录。我花了三天时间,共列出征集展品目录共计种、件。
分别为:
1、“农业生产类”,物件
2、“生活用品类”,物件
3、“票证类”,票证
4、“农业学大寨类”,史料、照片
5、“文革”“时期类”,史料、照片
6、“消灭血吸虫病类”史料、照片
7、“农村水乡住宅类”照片
8、“水乡的桥”“船”照片
9、“农村婚俗类”模型、照片
10、“传统文化艺术类”照片
以上是初步设想和计划要征集的展品目录,在后来真正筹建成馆,还要根据布展需要决定为准。
年4月27日,与博物馆同志一起,议订一份“关于平湖市南河头”“民俗风情馆”展品征集的设想工作计划报告,并附上“件展品征集目录表”。上报市文化局。
这份报告提示,组建,征集小组。抽调市文化馆张玉观同志协助征集工作,加上博物馆四位同志组成征集小组,由博物馆程杰同志负责,张玉观同志协助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博物馆,以及征集方法等内容。
从我亲历的筹建工作中体会,这次的筹建征集工作,首先是各级领导重视组织健全,以及参与筹建的工作人员调查摸底细致,各乡镇文化站干部共同努力。
领导重视,组织健全。首先,市文化局领导重视,有一位副局长分管负责,先后有朱莉莉、周强民、戈仁龙,最后有吴美芳等副局长分管这项工作。以博物馆及抽调人员,组建筹建领导小组,领导职责明确,在平时工作中做到既分工,又合作。当时作为我本人属抽调人员,文化馆内部我分管业务线工作做好之外,其余的时间以上班博物馆为主。各乡镇也相继成立征集领导小组。
在筹建过程中,文化局领导非常重视学习取经,多方面交流,为筹建积累工作经验。
年4月3日,有文化局副局长朱莉莉带队,前往上海川沙县“民俗风情馆”参观取经,先后去过苏州,桐乡乌镇,周庄等地参观取经。扩大了征集和筹建工作思想。
年10月10日,平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通知,平政办发()号,“转发市文化局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征集平湖民俗风情馆展品工作意见的通知”。通知内容如下:
各乡镇人民政府,市府各部门,市属各单位:平湖市文化局《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征集平湖市民俗风情馆展品工作的意见》已经平湖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将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体现市领导的重视,为征集工作开了先导。
年10月19日,市文化局又根据“市政办发()号通知意见”,及时转发了,“市文(99)44号平湖市文化局文件”。文件直接转发到各乡镇文化站。
这个文件主要内容有:
一、广泛宣传发动,统一思想认识。
二、深入调查摸底,全面了解情况。
三、规范操作办法,确保征集顺利。
四、明确奖励办法,搞好总结评比。并将这次征集工作列入文化站当年度考核。
但当时由于经费的紧缺,这些所需的展品征集后打算通过乡镇文化站共同努力,以征集捐赠为主,奖励付钱为副来完成征集工作。所以,做了大量宣传发动工作。
年10月13日上午,市文化局召开“民俗风情馆”征集工作专题会议,地点放在建园路新华书店会议室。参加人员,有文化局长马其中,局党委书记吴美芳,群文科长马宏军,博物馆长程杰,筹备组张玉观、杨根文、姚园权、各乡镇文化站站长。会议由马其中局长亲自主持,程杰同志,谈了“民俗馆”征集工作的实施方案。张玉观同志转发各乡镇文化站展品征集目录清单,以利防止重复,并作了说明。最后马其中局长作了动员讲话,筹建工作的意义和作用等。
由于前段时间宣传发动,市人民政府以及市文化局等各级领导,对筹建“民俗风情馆”的重视和支持,以及各乡镇文化站共同努力,有利于我们征集组人员开展征集工作,下基层开展征集也比较顺利。
当时对南河头“民俗风情馆”的筹建工作也牵动了分管市长李仁。在年底约11月份的一天下午,下午三时左右,他到了原南河头博物馆调研和检查筹建工作,观看征集的展品情况,那时,我正在博物馆天井里,将征集来的展品拍照。李市长过来了,首先他看了征集的展品都是破烂不完整,然后他与我交流一下。当时我作为一位主要负责征集工作人员,就坦诚向李市长汇报。现在我们征集的展品不付钱,都是想法说法劝说、捐献来的,质量并不理想。但由于社会上也确实有许多收旧物件的闲散人员,也在农村各地收集购买旧物件,但他们看到陈旧物品,是以钱换物,很容易收到。可我们要以捐献为主,在实际操作中确有点困难。当时李市长听了点了点头,没有表态。
但到了年开始,征集展品时的物品有些改观了,能捐献的捐献,必要时以奖励办法适当可支付钱来征集物品。后来,我想这可能市领导实地调研后,领导重视的结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