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像桃花,叶像竹叶,全株剧毒,为啥南方的
2023-4-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春天已近,气温逐步回暖,踏春、野餐成为人们休闲放松的佳选。晒着暖阳,看着绿草繁花,闻着花香,仿佛人的心情也变好起来,再加上一顿美味的野餐,人的精气神又注满了。
在南方,路边、公园里,常见一种灌木绿植,高2—4米,开的花有粉红、白色、深红等多种,一簇簇的,像桃花一般,很吸引眼球,叶子像竹叶,但它不是桃树,也不是竹子,叫“夹竹桃”,折断枝叶后,断面端会分泌乳白色汁液。
夹竹桃的花开得漂亮,树丛也长得漂亮,但有“好眼缘”的背后,却是全株“有剧毒”,不仅花有毒,叶子有毒,花蜜和晒干后的枝叶也有毒,连汁液掉在皮肤上也会引起中毒。近年来,报道中毒的例子,多见于几种:
1、踏春野营时,折断夹竹桃玩耍,不慎被夹竹桃的汁液溅到而中毒。
2、野外用餐时,找不到筷子,用夹竹桃的枝干搅拌食物而中毒。
3、一些民间偏方有夹竹桃叶子入药的论述,熬汤喝了发生中毒。
4、小孩游玩时折断夹竹桃的枝干,没有洗手直接吃食物引起中毒。
5、甚至一些喂养的食草类宠物,误食夹竹桃叶片而中毒。
为什么夹竹桃非常漂亮,却有剧毒?但问题是,南方的公园、路边还能经常看到,岂不是增大了人们误食误用的危险率?
夹竹桃原产于中东、中亚地区,约在唐代引入中原,因中原气候寒冷不适合栽种,逐步被南迁的人们带离中原,慢慢在南方发展壮大。清朝时,因“其花似桃,其叶似竹”,称为夹竹桃。
研究表明,夹竹桃含有夹竹桃苷类物质,属于对人的心血管和消化系统有毒副作用的物质,轻则会引起麻木症状,或食道肠胃痉挛产生呕吐。当其剂量变大后,会使心脑血管收缩,出现心传导阻滞的问题,或可实现心跳停止。
夹竹桃致命的剂量门槛较低,约10片叶子的剂量就可实现目标。即使残存汁液,接触到眼睛,也会引起严重炎症。
而且,由于夹竹桃的全身均分布夹竹桃苷,所以其全株有毒,即使干枯掉落的叶子,也含有夹竹桃苷成分,焚烧处理也会中毒。所以,有夹竹桃的地方,掌握必要的预防知识很关键。
明知有毒,为什么还大量种植该植物呢?夹竹桃的毒是出名的,但有6个较为突出的作用:
1、很具观赏价值,其花量大,花期长,效果很好,成为选取背景的重点考虑对象。而且,全年开花无休,单从植物角度看,除了不耐寒之外,观赏价值很高。
2、降噪、净化和环保能力突出,南方路边种植夹竹桃,目的之一是过滤和吸收噪音。一些重工业城市粉尘大、噪音多、土壤重金属含量高,也会大量种植夹竹桃,对环境有一定的改良作用;夹竹桃还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有净化作用,对一些被工业污染的水体,也有净化作用。
3、养护成本较低,通常花期长或花的观感良好的植物,需要大量的维护打理,夹竹桃则是例外,枝条折断插在湿润的土里,往往可以成活,天敌少,很少需要后期护理,而且可自然繁衍,种下之后不太久就能长成一团团的。
4、对生活环境不挑拣,除了怕冷,夹竹桃在干旱和盐碱地也能成活,即使酸雨也对其无可奈何,而且即使其全身布满油污、斑迹,仍能顽强生长。
5、夹竹桃的水浸液,可消灭钉螺,堪比化学药剂,种植夹竹桃的地方很少有钉螺。钉螺是引起血吸虫疾病的主要原因,会诱发多种疾病。从这个方面看,夹竹桃立了一功。
6、夹竹桃虽有毒,但其植株仍可入药,炮制和使用得当,可祛痰驱虫,强心利尿,对哮喘、心衰也有一定效果。
所以,对于夹竹桃,只要宣传在前,使用得当,不轻易触碰,用其利,避其毒,不乏为生活的好帮手,人们的好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