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养羊经济效益给你支5招
2021-4-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近几年,我国羊肉价格低迷蛰伏,一些养羊户经受不住价格的寒冬,纷纷退出或者转型。现在产业形式是逐渐从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但目前养殖户还是主要以散养户较多,百头以上规模场极少。部分规模羊场由于缺乏养殖技术或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造成亏损或经济效益不佳,导致羊场的关闭或转型。那要怎么样避免这种局面的发生?小编给你支5招。01选择合适的羊群品种要因地制宜,结合自己当地养殖特点,选择合适的羊群品种。羊品种中体型大,生长快,繁殖率高,适应性强,肉质好,效益高的山羊品种有波尔山羊、莎能山羊、黄淮山羊等。肉绵羊主要有无角多塞特、杜泊和小尾寒羊。小尾寒羊由于现在养羊户饲养的山羊大都以本地品种为主,虽然适应能力强。但个体小、生长慢、出栏率低,所以综合效益不高。为提高单位经济效益,可以引进波尔山羊、莎能山羊等进行杂交改良。如波尔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6月龄时比本地羊增重近10公斤,可显著提高效益。注意:杂种1代公羊不能留作种用,且无论饲养什么品种的羊都应加强本品种繁育与改良,否则长期饲养会造成后代羊群品质逐渐下降。02保证羊群结构稳定饲养中我们要保证羊群结构合理及稳定,这是保证羊群高生产率的基础,尤其是规模化养殖。羊群中公羊和母羊的比例,待繁母羊、育成羊和羔羊比例,综合考虑繁殖效率、生产投入及饲料等资源的利用,其中最理想羊群结构是公:母=1:36。03适度规模家庭散养养羊规模应量力而行,养羊规模要适宜。要综合考虑自己家庭本身条件,可根据自己现有耕地多少、草场大小、饲草饲料数量、劳动人员及投入的资金数量等条件来考虑。专业户一般以饲养繁殖母羊15~25只的规模较为适度。04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根据往年或者上年度羊肉价格涨跌基本规律,合理安排养羊生产,尽可能的缩短羊群的生产周期,减少饲料投入。羔羊最适宜的育肥年龄是1周岁以内,其中又以4-8月龄效果最好。一般在6月龄,羊只体重可达50-60kg,此时已经达到最佳出栏体重。养殖户在结合自己当地羊肉价格行情,尽可能在羊肉价格高企时适时出栏。这样可以为我们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a.羔羊早断奶:羔羊在7~8周龄已基本具备了反刍能力,因此,8~10周龄断奶较合适,此时羔羊体重达20kg左右。b.羔羊早补饲:一般从产后7~10天开始补饲优质青干草和精饲料(50g为宜),以后除不限制优质青干草外。每两周应逐渐增加50~60g精饲料,到断奶时应以羔羊至少采食g精饲料为宜。在精饲料中添加1%护犊宝+4%优加星,有利于促进瘤胃的发育,快速生长,并预防腹泻和断奶应激,减少断奶应激等发生。05科学饲养管理在养殖业中,不论我们饲养的是什么动物,都应该牢牢的记住一个防疫治疗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严格做好日常消毒管理工作,定期的对羊舍及相关设施用具做好消毒,可有效的控制疫病的的传染及发生。a.定期驱虫、接种防疫定期的驱虫对于提高我们养殖户养羊效益至关重要。可选用广谱、高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用药对羊只进行体内外的彻底驱虫,如:左旋咪唑与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另外,针对羊肝片吸虫、焦虫、脑头蚴等特殊寄生虫我们则需要要专门的进行药物驱除。疫苗的接种,需要我们根据当地过往及现行的疫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计划。一般我们要重点加强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疽、羊痘、羔羊痢疾、羊大肠杆菌病、羊链球菌病、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炭疽、羊布氏杆菌病、小反刍兽疫病等传染病的接种预防。b.饲料营养全面根据当地资源、养殖条件,养殖户可充分利用家里的麦秸、玉米秸秆、红薯秧、木薯秧等农副产品,可制成氨化饲料或青贮饲料,同时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这样既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也能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牧草饲料的投入。饲养管理要做到科学化、全面化,适当的添加相应的保健产品(如牲命1号C、护犊宝、护仔安C、护舍安等),保证羊群生长需求。夏秋在饲草资源丰富的地区,养殖户可以不补饲或少补,延长放牧时间,让羊吃饱,冬春则以补饲为主。其他地区,则应该结合自己当地实情饲养,采用舍饲、高架养羊等方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