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性球菌肠道杆菌厌氧性细菌其他病
2021-8-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病原性球菌(掌握) 1.葡萄球菌属 生物学形状:呈葡萄串状,无鞭毛,无芽孢,一般不形成荚膜。 抗原:最主要的是葡萄球菌A蛋白(SPA) 葡萄球菌主要的致病物质是血浆凝固酶、葡萄球菌溶血毒素、杀白细胞素和肠毒素。
2.链球菌属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丙型链球菌
别称
草绿色链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不溶血性链球菌
溶血现象
甲型溶血(α溶血)
乙型溶血(β溶血)
不产生溶血
致病力
多为条件致病菌
致病力最强,引起多种疾病
不致病,常存在乳类和粪便中
肺炎链球菌 有较厚的荚膜,具有抗吞噬作用。肺炎球菌主要的致病物质是荚膜、溶血素、神经氨酸酶等。 所致疾病主要是引起人类大叶性肺炎
3.脑膜炎球菌: 抗原结构: ①荚膜多糖抗原;②外膜蛋白抗原; ③脂多糖抗原;④核蛋白抗原 致病物质:荚膜、菌毛和内毒素 所致疾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二、肠道杆菌 1.大肠杆菌(掌握) 为肠道正常菌群,一般不致病。多数能发酵乳糖,并产酸、产气,可用于细菌鉴别。 致病物质: ①黏附素;②内毒素;③外毒素。 所致疾病: ①肠道外感染,如败血症、泌尿道感染、胆囊炎等;②肠道内感染:主要以腹泻为主的疾病。 2.伤寒杆菌(了解) 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导致伤寒,少数患者可出现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3.痢疾杆菌(了解) 分解葡萄糖产酸,一般不分解乳糖,多数分解甘露醇。分A、B、C、D四群。 痢疾分型:急性细菌性痢疾;中毒性痢疾(儿童多见);慢性细菌性痢疾(2个月以上)
三、厌氧性细菌 1.厌氧芽孢杆菌(掌握) (1)破伤风梭菌 生物学性状:芽孢呈圆形,位于菌体顶端,使菌体呈鼓槌状(具有鉴别作用) 致病物质:外毒素,可致骨骼肌痉挛(角弓反张、牙关紧闭、苦笑面容) (2)肉毒梭菌 生物学性状:芽孢呈椭圆形,细菌呈球拍状(有鉴别意义) 致病物质:强烈的外毒素(肉毒毒素),作用于神经系统致神经末梢功能障碍
2.无芽孢厌氧菌(了解) 是一大类寄生于人和动物体内的正常菌群。主要分布在皮肤、口腔、上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在机体免疫低下时或菌群失调时才致病。其种类较多。 其致病物质是菌毛、荚膜、毒素和酶类。 所致疾病为腹腔感染、口腔感染、呼吸道感染、败血症等。
四、弧菌属与弯曲菌属(了解) 1.霍乱弧菌 所致疾病:霍乱 致病物质: A.鞭毛与菌毛——吸附肠壁细胞上致肠壁损伤 B.霍乱肠毒素——致严重腹泻 临床表现:严重腹泻 2.弯曲菌——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和胃癌)
五、肠道病毒(掌握) 1.肠道病毒的特点 传播途径:消化道 分类: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 共性特点:RNA病毒 2.脊髓灰质炎病毒 病毒的防治一般用干扰素治疗,用注射相应的疫苗预防疾病。
六、呼吸道病毒 主要包括流行性感冒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 1.流行性感冒病毒(掌握) 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但接种疫苗必须与流行病毒型别相同。流感无特效疗法,使用干扰素有一定疗效。 2.风疹病毒(掌握) 主要引起风疹。 3.麻疹病毒(了解) 主要引起麻疹。
七、肝炎病毒(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无病原携带者,传染源为急性期和隐性感染者
以粪-口传播为主,水源为暴发流行载体
抗-HAV阴性者
乙型肝炎Dane颗粒
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母婴传播,血液、体液传播(包括丁肝)
抗-HBs阴性者
丙型肝炎
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普遍易感
八、虫媒病毒(掌握)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1.传播媒介:库蚊(虫媒) 2.致病性 直接损伤脑实质和脑膜;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昏迷+后遗症
九、疱疹病毒(了解) 人类疱疹病毒是一类中等大小、结构相似、有包膜的DNA病毒,种类达多种。与人类感染有关的主要有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和2型(HSV-2),所致的主要疾病有唇疱疹、角膜结膜炎、咽炎。 目前研究认为HSV-2可能与宫颈癌发病有关。
十、其他病毒——HPV、微小病毒(了解)、HIV掌握 (一)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 (二)人类微小病毒——体积最小的DNA病毒,呼吸道传播,致慢性溶血等疾病 (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十一、原虫 1.原虫概述(了解) 2.疟原虫的特征(掌握) 分类:间日疟、恶性疟(我国多见这两种)、三日疟、卵形疟 生长发育阶段:滋养体,裂殖体和配子体 致病阶段:感染期、感染方式、潜伏期、典型发作、再燃、复发。 临床表现:贫血、脾大、肾病、黑尿热等。
3.阿米巴原虫的主要特征(掌握)
分属
寄生部位
对应疾病
内阿米巴
人和动物
阿米巴痢疾和肝脓肿
自由生活阿米巴
水和泥土中,偶入动物体内
耐格里属和棘阿米巴属主要引起脑膜脑炎、角膜炎、口腔感染和皮肤损伤等
4.阴道毛滴虫的主要特征(掌握) 是以性传播为主的一种传染病。 滋养体既是繁殖阶段,也是感染和致病阶段。该虫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方式在人群中传播。
十二、人体寄生蠕虫 1.线虫概述及似蚓蛔线虫(掌握) 线虫虫体呈线形或圆柱状,不分节,左右对称,雌雄异体。 生活史:经过虫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生活史:多数不需中间宿主,其生活史称之为直接型。部分线虫需中间宿主,如丝虫,其生活史称之为间接型。 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 寄生部位:小肠 传播途径:吞虫卵-小肠孵化幼虫-血液移行至肺-再入消化道
2.吸虫概述和日本血吸虫(掌握) 吸虫属生物源性蠕虫,生活史复杂,虫卵必须入水才能发育。 中间宿主:淡水螺 寄生部位:肠系膜静脉 危害:虫卵沉积于肠壁和肝脏-引起超敏反应,在虫卵周围形成肉芽肿 预防:大力灭螺。
3.绦虫概述和猪肉绦虫(了解) 绦虫又称带虫,虫体由头节、颈节和连体组成。孕节片内含充满虫卵的子宫(补)。 别称:链状带绦虫 宿主:人是终宿主 传播:①自体内感染(患者反胃将孕节片反入胃中);②自体外感染(误食自己排出的虫卵);③异体(外来)感染(误食他人排出的虫卵)
不属于肺炎链球菌致病物质的是 A.M蛋白 B.荚膜 C.神经氨酸酶 D.肺炎链球菌溶血素 E.脂磷壁酸
『正确答案』A
最容易发生变异的呼吸道病毒是 A.麻疹病毒 B.呼吸道合胞病毒 C.甲型流感病毒 D.腮腺炎病毒 E.副流感病毒
『正确答案』C
感谢您的聆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