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二留着备用鸽病
2017-7-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寄生虫病1、蛔虫病患严重蛔虫的鸽贫血,明显消瘦,产蛋降低或停止,拉稀粪便,粪便细条,羽毛干枯。一般因料物感染或环境卫生差引起;通过搞好环境卫生来降低虫卵感染。蛔虫病由鸽蛔虫引起,寄生于信鸽的小肠中破坏肠壁黏膜,影响小肠的吸收功能并可产生代谢性毒素至鸽发病死亡。本虫的繁殖能力强,虫卵可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可迅速发育为感染性卵囊。这些卵囊一旦通过污染的鸽粮、饮水、保健砂、垫料等进入到鸽子的小肠内,就会迅速发育成成虫危害鸽体健康。患鸽常表现为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甚至肢体麻痹。
(1)可选用“肠虫必清”驱虫一次,1周后再巩固一次,建议根据鸽场实际情况,每3-6个月全场进行一次驱虫处理;(2)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多维电解质”,补充鸽子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电解质,提高个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3)清除的鸽粪应集中,成堆发酵以杀灭虫卵。清除鸽粪是,应尽量避免鸽粪污染饲料和饮水。乳鸽出壳后要及时更换巢盆的垫料,饮水器和饲槽要常消毒;(4)在驱虫后增加饲料营养,多喂含维生素A的“超级维肽”或“鱼肝油”,尽快恢复肠道创伤。2、毛细线虫病发生于家禽、野禽和鸽子的一种寄生虫病,由线虫类寄生虫引起。有些种类以蚯蚓为中间宿主,有些直接在禽类之间传播。虫卵在环境中抵抗力很强。引起信鸽生本病的毛细线虫有三种:捻转毛细线虫、鸽毛细线虫、膨尾毛细线虫。其中鸽毛细线虫(Capillariaobsignata)寄生于小肠,发病率、死亡率通常较低。经口感染。虫卵需20天才能发育成感染性虫卵,内含第一期幼虫。潜伏期21-25天,视线虫种类而定。膨尾毛细线虫须借助蚯蚓为中间宿主进行间接发育。所以赛鸽在吃入未烘熟的蚯蚓时易感染本病。毛细线虫与蛔虫最大的区别,蛔虫生活在鸽子肠管腔中,而毛细线虫则存在于肠管壁内。虫体在黏膜下层进行繁殖交配并分泌毒素,造成肠管壁的损害及肠管出血,影响营养吸收及造成贫血,鸽子会排血便及黑便,虫卵随鸽便排出体外,鸽子食入已发育虫卵后在肠管内孵化、发育、繁殖。飞行力降低、贫血、肠内出血、血便、肠管发炎、消瘦、消化不良、下痢、皮肤粗干、精神抑郁、生长缓慢、死亡等。解剖发现嗉囊、小肠或盲肠的粘膜上有毛发状的线虫。让鸽子远离可能的传播宿主或中间宿主,对禽舍进行有效的清洗。遇有新鸽子移入时,先请兽医师检查有无感染,有虫则先驱除后再移入,种均需每隔3-6月用“肠虫必清”进行一次驱虫计划。平时通过搞好环境卫生等来预防3.绦虫类鸽绦虫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其病原较多,而鸽子最常见的是寄生在鸽的十二指肠和小肠内的节片戴文绦虫和寄生在鸽小肠内的四角赖利绦虫两种,幼鸽感染率较高。由于绦虫的含虫卵的节片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当遇上蜗牛、甲虫、蚂蚁等动物则被其吞食,在其体内一周孵育出球状的绦蚴,当鸽啄食含绦蚴的中间宿主,在鸽肠道内经6周后即可发育成成虫。本病对幼鸽的感染率最高。轻微的绦虫感染,一般在临床上无症状表现,所以该病往往长期不被人们所重视。而重者则下痢,粪便黏状或泡沫状,粪中常有脱离的绦虫体节;呈方形或长方形,白色不透明;发果绦虫在肠中堆聚在一起,使患鸽精神萎靡,羽毛失去光泽且粗细不整;发育受阻,站立不稳,居于一角,消瘦无神;或有自两腿开始逐渐向全身其他部位扩展的麻痹,严重者可死亡。有的还会继发营养缺乏症和肠道的其他疾患。剖检可见肠黏膜增厚、出血。应经常清除鸽舍粪便,并堆沤杀虫处理。尤其要注意周围环境卫生的改善,并不断清除鸽场周围的污物杂草和乱砖瓦砾,填平低洼潮湿地段,以减少甚至消灭蚂蚁、蜗牛等中间宿主的生存。同时还应对鸽群定期驱虫,每年至少1-2次。可于蜕毛时期,把蒜头切成玉米般大小,连续5-7天早晚各食用一次即可,或每周数天自由食用切碎之韭菜;或清洗槟榔后,每次约5颗拍碎后泡cc水饮用亦可。4.吸虫病分为棘口吸虫病和前殖吸虫病两种,鸽子的吸虫外观呈扁平,短,叶子状,有一个或多个吸盘以固定或吸附。寄生在鸽子的吸虫都是雌雄同体,吸虫在发育中是需要中间寄主,例如:蜗牛,螺,鱼类等。病鸽感染吸虫之后病情依吸虫的多寡而有不同的病症,严重者则会出现肠炎,血痢,严重贫血,体重下降,身体非常虚弱,胸肌会萎缩,不耐长途飞行等问题。可以采取病鸽的新鲜粪便做虫卵的检查。由于吸虫之生活史至少须要一个中间寄主,所以要控制鸽子吸虫的感染必须先直接针对中间寄主,消灭它们,然后再加强卫生方面的管理。5.虱侵袭病(羽虱病)寄生在鸽子的羽毛上,故又称为羽虱。但羽虱不吸血,羽虱以吃鸽子身上的羽毛,羽粉,浮皮,皮屑,皮肤之死亡细胞碎片等为生,故对鸽子的健康影响不太大。但羽虱会在鸽子羽毛间乱动,使鸽子不能安眠,心情不好、食欲下降、羽毛快速掉落、羽毛成长不良,造成母鸽产蛋率下降或受精率不高等其它问题。本病多由于鸽舍潮湿不卫生引起,治疗可用除虫菊撒于羽毛之间,每天1~2次,撒2~3次,即可痊愈。一般临产鸽上笼时发现有鸽虱即用药浴法杀灭,产鸽发现鸽虱一般在无孵蛋阶段用药浴法杀灭。用0.5%杀螨灵来浸泡鸽2-3分钟,每天1次连用2-3次,即可杀灭鸽虱。6.跳骚侵袭病跳蚤是种红色无翅膀吸血的昆虫。成虫有1.5-1.8公厘长,身体呈侧面扁平。它们会在鸽子身上乱跳,可能跳至另一只的鸽子身上来传播病原。它们可卵产在羽毛上。狗,猫身上的跳蚤有时会攻击鸽子,使鸽子粪便呈软,水样黏液,逐渐削瘦,虹彩颜色变淡及下血痢等。保持鸽舍洁净、通风干燥,经常给鸽沐浴,定期做好洗浴驱虫。以鸽螨灵倍稀释液药浴效果更好(药浴前给鸽子饮足水);在暴发外寄生虫病时,除对鸽进行药浴治疗外,鸽螨灵倍稀释喷洒鸽舍,用以杀灭隐藏于环境中的虫体和虫卵。虽然鸽子的寄生虫病危害严重、感染途径广、传染速度快,但只要鸽友认真做好各项防虫措施,保持鸽舍通风干燥、清洁,就可以使这些可恶的家伙远离自己的鸽舍。不过值得一说的是万一鸽舍不幸暴发了寄生虫病,自己又对此束手无策时记得及时请兽医师帮忙。7.鸽螨病又叫鸽疥癣,是鸽的一种外寄生虫病。寄生于鸽的有红螨、羽螨、羽管螨、鳞足螨和气囊螨等。螨常寄生于羽毛、羽毛囊、皮下组织及鳞片之下,以组织液为生。本病为接触感染。鸽舍拥挤,阴暗潮湿,卫生条件差很易发生本病。幼鸽的羽毛皮肤幼嫩,功能不全,容易感染本病。冬春季发病由于螨虫的种类不同,所表现的症状也不一致。红螨:为吸血螨,以血液为生,因吸血后体呈红色,故称红螨;乳鸽、幼鸽受害严重,表现贫血,生长发育缓慢。羽螨:寄生于羽毛根部,以羽毛囊液为生,使羽毛碎裂,影响飞行。羽管螨:寄生于翼羽和尾羽,损害羽芽,影响生长。鳞足螨:寄生于脚鳞片下,吸取组织液损害皮肤,引起皮炎,行走困难。气囊螨:寄生于气囊内,引起气囊炎,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体疥螨:寄生于皮肤,穿孔打洞、引起皮炎,病鸽奇痒不安,减食,脱毛,雌鸽不安心孵化,产蛋下降。根据症状和皮肤、羽毛病变,不难诊断。确诊取羽毛、皮痂或鳞片送实验室检查。关键是日常管理。用倍稀释的“鸽螨灵”进行环境喷洒,患鸽进行药浴,体弱鸽使用“超级维肽”或“药用酵母”进行调节。鸽痘病鸽痘由鸽痘病毒引起,一般通过污染的饮水、饲料等,经过创伤及黏膜感染,以夏秋季节多发。皮肤型鸽痘主要在眼睑、喙、脚趾上形成灰白色的小结节,以后形成痘痂,如不及时诊治,可继发化脓,痘痂下有脓性分泌物,4天后痘痂自行脱落,留下疤痕。黏膜型鸽痘主要发生在喉部,病鸽表现采食困难,张口呼吸,开口后可见黏膜上有白色假膜形成,有恶臭,严重者喉部肿胀,致使呼吸困难,数日后因窒息或饥饿而死。主要为黏膜型鸽痘,在喉部可见到灰白色结节,病程长的可见融合性白色、淡黄色假膜,剥落后可见到出血性溃疡面。
(1)治疗:“鸽感灵”+“百毒清+鸽螨灵”或“菌毒必康+百毒清+鸽螨灵”,必要时补充“超级维肽+蛋多多”;(2)预防可用治疗剂量的一半,饮水或拌料;(3)将患部痂皮小心剥离,痂皮含病毒不可随意弃置,患部皮肤涂碘酊或鱼石脂软膏,口腔病变涂碘甘油;(4)加强管理,防止鸽体表皮肤及粘膜外伤;做好防蚊灭虫工作,搞好鸽舍、运动场地的清洁卫生工作。
(1)高发季节可用“鸽感灵”进行预防;(2)多种疾病流行期,用“混感宁”进行治疗;(3)其他对症治疗;(4)加强鸽群的饲养管理:对病鸽进行隔离,鸽舍彻底消毒;保证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并搞好鸽舍卫生,减少应激因素,以提高鸽的体质,增强抗病能力。腺病毒感染症由腺病毒感染引起之急性传染病,也称为“幼鸽下痢症”是近年来引起赛鸽急性嗉囊炎、肠炎的元凶,令鸽友深为所苦,腺病毒常与大肠杆菌或球虫混合感染发病,每年的2—7月是主要流行季,本病全年度皆会感染发病,尤其好发于春夏冷热交替,鸽车训练紧迫阶段传染速度快。粪便、食入患鸽吐出之饲料或鸽车中与病鸽接触皆会感染。赛鸽出现呕吐、消化停滞,病况较轻者仍能进食,但消化速度很慢,吐出之饲料或排出之粪便皆含病原菌,多发生在赛鸽归返后,潜伏期3—5天,发病后呈现脱水现象,体温上升,体重减轻,排绿色水便、粘便或血便,严重者2—3天内急性死亡。肝脏、肠管、脾脏出血,切片可见嗜酸性或嗜碱性核内包涵体。
(1)治疗:发现此类疾病,立即隔离,停止喂食,并用“腺病毒克”+“菌治”进行治疗,全群用“腺病毒克”予以预防;(2)腺病毒多并发其他疾病,尤其是鸽副伤寒,因此发生此类疾病,除进行腺病毒的预防外,最好用“副伤寒”对整个鸽场进行预防;(3)本病尚无疫苗,平时须做好预防工作,注意鸽舍通风,干燥及定期消毒。鸽I型副粘病毒病是由鸽I型付粘病毒引起,该病死亡率较高,表现神经症状、摇头、常有拉稀。用药物治疗无效。腺胃有出血点,肠粘膜出血、脑炎。①用过氧乙酸0.3%带鸽喷雾消毒,0.5%浓度过氧乙酸棚舍、环境消毒。也可用碘型消毒剂。②用鸽I型付粘病毒灭活苗预防注射、胸肌注射,注射时宜慢不宜快,每只注射0.5毫升,一般在乳鸽30天后注射,先健康鸽后病鸽。一旦确诊发生鸽瘟,尤其表现神经症状病鸽,发现一只扑杀一只。鸽I型付粘病毒灭活苗注射后一般15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鸽疱疹病毒感染鸽疱疹病毒Ⅰ(Pigeonhepesvirus1,PHV1)归属于疱疹病毒科,当母源抗体不能保护雏鸽免于感染,或导致带毒者体质下降时,出现临床症状。急性型,临诊时可见病鸽经常打喷嚏,结膜发炎。鼻腔被粘液和潮湿已变成黄色的肉阜堵塞。慢性型的症状与继发感染有关。如果最初的病毒感染并发了鸡毛滴虫或继发毒形体或细菌性侵入者(如鸽霉形体、多杀性巴氏杆菌、溶血性巴氏杆菌、大肠埃希氏菌、溶血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就可能观察到鼻窦炎和严重的呼吸困难。可见口腔、咽部和喉部的粘膜充血,严重病例,可见粘膜表面有坏死病灶和小溃疡灶。咽部粘膜可能覆盖几层白喉性薄膜。当病毒感染呈全身性(毒血症)时,肝脏有坏死性病灶。若并发细菌感染,气管内有干酪样物质,有些病鸽出现气囊炎和心包炎(鸽慢性呼吸疾病)。病理组织学变化,在局部感染,可见咽部和唾液腺、复层鳞状上皮有局灶性坏死。病灶内细胞呈现不同阶段的变性坏死,相邻上皮细胞内有核内包涵体。大病灶可能延伸形成溃疡。喉和气管的上皮也具有相似的病变。全身性感染的鸽子发生肝炎,肝脏的许多细胞内有核内包涵体。脾脏和脑也有病变。初次感染的鸽子成为无症状的带毒者,并且可能排毒,抗病毒药物磷酯三钠和无环鸟嘌呤不能防止感染。灭活的佐剂苗及弱化的疫苗能够降低感染后鸽子出现的初次排毒和临床症状。但是,弱化疫苗和灭活疫苗不能防止带毒者的出现。不过,免疫确实能够防止自发的病毒排出,所以有助于控制病毒的扩散。新城疫这是一种病毒性的疾病,鸽子很快会死亡。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垂头缩颈,翅膀松散或下垂,眼半闭或全闭,飞行难以自控。粪便稀薄,先是黄白色后期转为绿色。用消毒水处理病鸽后解剖,可见喉头、口腔及气管内有白色黏液,嗉囊内积有气体或黄色液体,颈部皮下有大量的淤血斑块。肝脏肿大,并有明显的灰白坏死灶,肠内容物呈褐色或墨绿色,伴有恶臭气味。确定为典型的新城疫。
(1)高发季节可用“鸽感灵”进行预防;(2)多种疾病流行期,用“混感宁”进行治疗;(3)其他对症治疗;可加“排毒护肝素”,保肝消肿;(4)加强鸽群的饲养管理:对病鸽进行隔离,鸽舍彻底消毒;保证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并搞好鸽舍卫生,减少应激因素,平时可补充机体平衡剂以提高鸽的体制,增强抗病能力。轮状病毒感染该病是一种病毒性腹泻,以萎顿、厌食、呕吐、腹泻和脱水、体重减轻为特征。病原为轮状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病毒主要存在于肠道内,随粪便排出污染饲料、饮水、垫草和土壤,经消化道传染给其他鸽体。痊愈后可以再感染本病普遍存在,多发生在秋、冬季和早春。特别是寒冷、潮湿等应激因素、喂不全价的饲料或有其他疾病对本病的严重程度和发病死亡率有较大影响。发现本病后对鸽舍加强卫生清洁、消毒、保暖等措施。禽脑脊髓炎禽脑脊髓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幼雏中枢神经系统,以渐进性共济失调、头颈震颤、站立不稳、两肢轻瘫及不完全麻痹为主要症状,以非化脓性脑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已证实在大多数商业化养禽地区存在。近年来,我国黑龙江、广东等地先后暴发过本病,并造成流行。该病传播快速,成年母鸡感染后除产蛋量下降外不表现临床症状,但病毒可垂直传播给下一代,并引起幼雏连续发病和造成死亡,给养禽业带来很大的威胁。以下是几点防治鸡的禽脑脊髓炎的措施。①.出现典型症状的鸽子应立即挑出淘汰,焚烧或扑杀深埋,以减轻同群感染。②.使用0.2%过氧乙酸带鸽喷雾消毒,并适当提高育雏舍的温度,给予舒适的环境,消除各种不良的应激因素。使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同时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E、维生素B和硒,可起到保护神经组织和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③.目前尚无有效药物可治疗禽传染性脑脊髓炎。弱毒疫苗对雏鸡有一定的致病力,不宜用于小日龄雏鸽;但对种鸽而言,开产前接种传染性脑脊髓炎疫苗,可使其产生免疫力并经蛋将母源抗体传递到下一代,这种抗体在雏鸡体内可保留到6~8周龄才消失。母源抗体可在关键的2~3周龄内保护雏鸡不受病毒感染。④.禽脑脊髓炎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可通过接触传播,也可经种蛋传播。因此,种鸽群在生长期接种弱毒疫苗。软嗉病本病是由于肉鸽采食腐败变质饲料或饮污水引起。病鸽嗉囔胀大,内贮满酸臭污浊含食糜的粘稠液体,触摸时有软而波动感,常呕吐,并带有酸臭气味,病情严重者嗉囔溃烂而死。肉鸽不喂变质饲料,不饮污水,可有效预防本病。病鸽可用1%~2%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嗉囔。嗉囊积食鸽子嗉囊积食时,主要表现食欲废绝,精神沉郁,嗉囊中食物结团。造成此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鸽子过度饱食,饵料不能及时送入胃中而停滞在嗉囊中。可用2%的盐水给鸽子灌服,随即用手轻揉嗉囊中硬块,使嗉囊中食物软化。反复几次,便可治愈。经灌盐水后如不见效,则必须将嗉囊开刀取出积食,然后将刀口缝合,数日即愈。软壳蛋软壳蛋是由于饲料内维生素A、D或钙含量不足,钙、磷比例失调,产蛋过多,长期晒不到日光,产蛋时受惊等原因而造成。防治方法:饲料,补充维生素A、D和钙,调整钙磷比例,多晒太阳。一般情况产软壳蛋或沙壳蛋都是由于蛋壳的钙质不足所致,也就是缺钙,一般来讲,造成上述蛋壳钙质不足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饲料中缺乏制造蛋壳的矿物质,主要是钙质,其次是缺乏维生素D,也有可能是在配对笼里盐土的摄入不足。二、产蛋雌鸽年老,卵壳腺机能衰退,8-10岁以上的老雌鸽较常见。三、较少情况下也会有些产蛋雌鸽的输卵管发炎,引起卵腺机能不正常,不能分泌充足的钙质。防治方法及过程:一.可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症措施。增加饲料中的钙质和其他矿物质的补充,盐土中添加适当比例的经过消毒的蛋壳粉(我是在微波炉里消毒后舂碎)、骨粉、贝壳粉等。并同时喂给钙片、鱼肝油丸每次各1片(粒),每天2次,连服7天。二、如补充了钙后还继续产软壳蛋的,我采用的办法是:产鸽后用健康的鸽蛋替换,待小鸽子出后由它们哺育。到下夹窝蛋时自然就会下正常的鸽蛋了,一般情况都会这样。三、年龄偏大的老雌鸽,经治疗后还是不正常的就自然淘汰了。鸽子干瘦脱水一只呈现脱水状态的鸽子会逐渐变瘦,甚至会因此减少90%的肌肉,尤其在胸肌部分,整个过程很惊人,它的下腹深陷,刚开始粪便以腹泻形式出现,且逐渐变少,最后粪球会变淂非常小,色黑且黏黏的,而这些粪便就是由肠黏液和胆汁所组成的,因为鸽子不再进食,所以不会再有其它的排泄物。这种极端的病状可在刚断乳,亦即大约五、六个星期到约三个月大的幼鸽身上发现。消瘦的幼鸽常常会发生严重的腹泻现象,或因浓疮、毛滴虫而致肛门变窄,幼鸽脱水的原因有很多,前面所提到的状况可以引导我们:a、这是不是第一种情况b、假如是这种情况,唾液和粪便会显示什么c、有爱鸽者认为几天的治疗能解决问题,饲料是不是无缺点鸽子脱水的原因有很多,如寄生虫、病菌、中毒等等。寄生虫是会传染的,细心的养鸽者会很快发现鸽子染有寄生虫,而最重要的是必须确认无误是哪种寄生虫造成的病因,该使用何种治疗法等。使用抗生素只能杀死某些病菌,而对部分病菌无效,至于被杀死的病菌所留下的空缺,会由其它病菌所取代,疾病就由此产生,因此会引起二至三个月大的幼鸽发生脱水现象,鸽子会出现上述病状且没有胃口,几天后就消瘦而亡。解剖尸体时可以发现在其气囊内有白色细细小片的点,鼻包常是白如香烟纸,幼鸽和当岁鸽在感冒和呼吸困难时,亦可发现同样的病况。鸽子脱水的原因可能是食用人工饲料中毒,这种人工饲料会严重伤害肝和肾,是脱水的主要原因。因此,虽然未能一一列举鸽子脱水的原因,但相信您对以上所列出的各项可能原因己有所初步了解了。内脏型痛风病初,少量鸽精神差,腹泻,粪稀呈白色。以后鸽群食欲逐渐减退直至不食,饮水大幅度增加,粪呈稀水样,粪周边为绿色,中间为白色。肝脏、心脏表面覆盖着一层白色、石灰样尿酸盐沉淀,肾肿大、色苍白、表面有雪花样花纹。口腔、咽、食道、嗉囊黏膜未见白色纤维素样物,嗉囊内严重积水;腺胃乳头轻微水肿,黏膜有少量出血点。肠道黏膜变薄,内充满水样渗出物或绿色内容物。腿部关节腔内无石灰样尿酸盐沉积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