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养羊你需要了解这些基础知识
2017-10-3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
养羊过程中,大家询问最多的就是羊生病的问题,那么我们怎么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呢?养殖朋友可以了解成都兴旺兽药牛羊病专家介绍的基础知识,发病时不至于手忙脚乱。
1、多用心、勤观察、早发现
在平时要勤查圈,多注意观察,早晚看咳嗽流鼻涕、饲喂看采食量、喂后看反刍情况,多和羊呆一起就很容易发现异常。养羊经验丰富的人能通过羊的叫声、眼神、被毛、吃食多少、是否活跃、是否掉队便能判断羊是否有病。作为初养殖的养羊人,平时多注意观察健康羊是怎样的,出现异常现象就要多用心了,上面提到的几点都是在平时的观察范围内。
很多养羊人在向我们成都兴旺技术老师描述病症时会说突然死亡。不会有突然死亡的现象,那是因为你这个养羊人没有尽到责任,平时的粗心大意,才导致的错误。
2、发现羊生病后先做什么
一旦发现羊生病了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量体温,熟练使用体温计是养殖的基本技能,常用的是测量肛门温度(38-40度),我们也可以用触摸耳朵、身体来粗略判断体温的变化。测完体温之后更要仔细观察羊的症状:是否咳嗽、流鼻涕(清鼻涕还是脓鼻涕)、粪便是否正常(便秘或腹泻)、喜欢趴着还是走路不稳,吃食怎么样等症状。
除了这些信息,还需要反思自己的饲养方式,近几天是否有更换饲料或者饲喂霉烂变质的饲料,这些都是最容易造成胃肠道疾病的因素,以及天气变化、用药或疫苗情况等,把这些信息详细整理分析之后才能准确找到病因和判断出疾病,同时针对性的用药和调整饲养方式。
3、诊断后再做什么
一旦羊诊断疾病之后应该马上采取措施进行治疗用药,该打针的打针,该投药的投药。所以打针、输液和常规药品的使用必须学会,如果不掌握这些基本技能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羊死掉了。学会打针和输液能降低80%的死亡率,常规药品的使用应了解主要针对病症、用法和用量、药效时间和是否能混合使用,错误的使用药物可能加重病情或直接导致羊死亡。如果不清楚药物如何使用欢迎咨询我公司专业老师。
用药之后并不是万事大吉,还应该多观察病羊症状是否减轻,以防诊断错误或者用药错误。病羊出现好转或者没有病症后还应该持续用药,直到完全好了为止。
羊病治疗切忌急躁,有的朋友用药一天不见好转便赶紧换用其他的药物,换来换去不但羊病没治好还导致药物损伤羊的内脏出现新的病症。
4、出现死亡怎么办?
死亡的羊只最好不要食用和售卖。不能准确判断疾病的情况,应该对死亡的羊立即解剖,对主要内脏进行观察,自己无法判断的,请拍照发给我们技术老师做进一步的分析。
死亡的羊损失已经造成,如何用死亡掉的羊挽救没有死亡的羊是最应该做的事情。解剖确诊之后的羊也不能乱丢弃防治污染环境导致健康的羊患病,所以应该深埋或者焚烧深埋。有的人会把死亡羊内脏喂狗,如果是寄生虫病导致死亡,那么虫卵便进入狗的身体,进而导致进一步又传染给人或者羊。
驱虫这一块很多人都有误区,认为驱虫就是用伊维菌素就万事大吉啦,其实不然。
1、不同的寄生虫用不同的药物
伊维菌素并不能杀死所有寄生虫,不同的寄生虫需选用不同的驱虫药。比如螨虫和线虫用伊维菌素,绦虫和吸虫用砒喹酮。如果长期只使用伊维菌素驱虫仍不能彻底驱虫,不是药物的效果问题,是养殖人没有使用好药物。如何判断不同的寄生虫,我们会在直播课程详细讲解。
驱虫药要轮流使用,不能长期使用一种驱虫药,因为寄生虫也有抗药性,长期使用一种驱虫药效果会明显下降。
2、羊群需定期驱虫
圈养根据羊群情况,断奶后的小羊先驱体内寄生虫,驱虫药间隔七到十天,复驱一次,大羊空怀期进行。放牧羊一年应四到六次驱虫。
妊娠母羊可安排在产前一个月、产后一个月各驱虫一次,不仅能驱除母羊体内外寄生虫,而且有利于哺乳,并减少寄生虫对幼羔的感染。剂量按正常剂量的2/3给药。第一次用药间隔7~10天,再用药1次。
3、驱虫之后还需善后
要想能驱虫干净,还需做驱虫的后期工作。羊驱虫之后体内体外的虫是没有了,但是随着羊的粪便排除的虫卵或者是之前就存在羊圈里面的虫卵依然存在,所以这时候要对羊圈做彻底的消毒。对羊体内体外驱虫,但不对环境进行消毒就等于白费。
有的朋友的羊群总是出现脑包虫或者绦虫,总感觉怎么驱虫都驱不尽,那就是环境里面有虫卵的问题了。
4、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不同情况,比如绦虫多的地方,以前有过绦虫的地方就要多注意绦虫的驱虫,而没有出现绦虫的地方不用太多注意绦虫的驱虫。经常在河边放牧的朋友注意吸虫的感染,特别是放牧地区有死水的情况更加应该注意。经常山上放牧的朋友多注意肝片吸虫的感染。
兴旺兽药服务号开通啦!更多优质服务等您来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