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前期对心脑肾血管疾病的危害
2018-4-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目前,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刚检查出高血压,没事,吃的清淡点就好了。”“血压高,但是我不难受,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以后再治疗吧。”“我是高血压初期,那么多人高血压都好几十年了,我才刚发现,没事!”严重了再说吧......
如果,你也属于这个行列,劝你注点意,以后严重了再治,你想治,医生却没法给你治。这种话不是张口随便说的,南方医科大学博士黄裕立,博士论文中就对“高血初期危险性”做了研究,如果可以的话,可以找这篇文章详细阅读《高血压前期和心脑肾血管风险相关性的研究》。
下面摘取其主要研究内容,供大家参考: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血管疾病(CVD)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及慢性肾脏病(CKD)等主要并发症,不但致残、致死率高,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社会都造成沉重负担。
国内外的大量临床研究均证实,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慢性病。
通过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可明显减少心血管疾病及慢性肾脏病等并发症,有效降低疾病负担。
近年来研究发现,血压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危险呈连续相关,在高血压和理想血压间的过渡状态——高血压前期——不但更容易进展为临床高血压状态,且其发生率高达30~50%,伴随着更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这些因素的聚集更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对高血压前期的合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高血压及心脑肾血管疾病的负担。
作者对广东省顺德地区例(男性例,女性例)各项检查指标完整者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理想血压组例(39.1%),高血压前期组例(38.6%),高血压组例(22.3%)。经过研究分析得出结论:
1、高血压前期人群中伴随着超重、血糖、血脂和尿酸代谢异常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显著增加。
2、在男性中,高血压前期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为43.5%,女性高血压前期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为32.2%。
3、高血压前期人群中平均年龄、超重、空腹血糖受损、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比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体质量指数和血清尿酸平均值均显著高于理想血压组;高血压前期人群中伴随着超重、血糖、血脂和尿酸代谢异常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显著增加。
4、与理想血压相比,高血压前期增加58%的心血管疾病相对风险,50%的冠心病发病相对风险和74%的卒中发病相对风险。其中卒中死亡风险明显高于冠心病死亡。这种风险的增加主要由于高血压前期高值所致。
所以,对于高血压人群,发现后应当及时采取适当干预措施,以避免高血压发展到损害靶器官(肾、脑、心脏)。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