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有点萌的寄生虫防治手册
2018-4-2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过年的时候小姨妈怀疑我的小表妹肚子里有寄生虫,那我今天就在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寄生虫的防治方法吧~~我国新五大寄生虫病是包虫病、绦囊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并殖吸虫病和旋毛虫病,感染后对人体危害较大。但小棉袄还是决定讲几种七大姑八大姨比较常谈及的寄生虫,危害不一定大,然而很常见。
蛔虫
相信大家对蛔虫并不陌生,我们经常能听到“你是我肚子里的蛔虫”这种说法,表达两个人之间的心有灵犀,对方像肚子里的蛔虫一样明白自己的想法。其实,蛔虫才不管你想什么哈哈哈,它只知道要在你的肠子里吸收营养和生孩子啊,一天能下24万个蛋啊。
(放实物图会不会被打死)
感染途径:
人吃入粪便中的蛔虫卵。大多间接来源于被含卵粪便污染的蔬果、水等。
症状:
幼虫入肺,发热、咳喘、痰中带血;成虫入肠,恶心呕吐、间歇性脐周痛、皮肤荨麻疹、睡觉时磨牙、右上腹或剑突钻顶样疼痛(胆道蛔虫症)
额,民间有个说法是小孩脸上有白斑,说明是感染了蛔虫。这个说法不准确,小孩脸上长白斑可由风吹日晒、营养失衡等诸多因素引起,白斑并不足以判断体内是否有蛔虫。
预防:
别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把蔬菜水果都洗干净。
治疗:
不知大家小时候有没吃过可以驱蛔虫的宝塔糖,那真是一份甜蜜的回忆~
现在药店还有没有宝塔糖卖啊?小棉袄也不知道额,不过听说好像绝种了??药店一般都改卖肠虫清了吧。
蛲(nao)虫
蛲虫是一种羞耻的寄生虫,因为它喜欢钻肛门,你没看错,它喜欢钻肛门,一定是读多了陶渊明的诗。公虫子交配完就死了,母虫子为了传宗接代,硬是走到肛门周围皮肤上产完卵再死,此时此刻人会感到一阵瘙痒,忍不住用手一挠,然后不洗手吃个饭,卵又回到了肠子里,又是一番感人的成长史。顺带提醒一下,它还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噢~
感染途径:
肛门—手—口自身感染、吞食虫卵污染物、空气吸入
症状:
难以启齿的瘙痒、恶心呕吐、失眠不安、小儿异噬(吃土吃盐)
预防:
蛲虫在全球范围内经久不衰,尤其是发达国家,城市感染率高于农村,所以吃好喝好也别忘防虫。亲们要饭前便后洗手,定期烫洗被褥和玩具。玩具上可以涂0.05%的碘液,1小时杀死虫卵,安全不刺激。
治疗:
肠虫清,专门的药膏。
肝吸虫(华支睾吸虫)
当今越来越多的同志们爱吃鱼生,因为它有熟鱼所没有的鲜美。然而鱼的质量不一定好,你以为吃的是深海三文鱼,实际上现在的三文鱼多以养殖为主,而且不是深海里头的品种,安全程度尚待考量。广东人吃的鱼片粥,听说有种做法是把生鱼片放到滚烫的粥里搅两下就吃,有教研室把这种烫过的鱼片拿去做检查,里面的囊蚴(幼虫形态)并没有死光……想想小棉袄从小到大吃了多少碗鱼片粥,好害怕……幸好不是正宗的……
感染途径:
吃未熟透的鱼虾
症状:
肝胆病变,甚至肝硬化,表现为肝区疼痛,肝脾肿大,食欲不振。
预防:
不吃未熟透的鱼虾,切生鱼虾的砧板不能用来放熟食。
治疗:
上医院吧……
肺吸虫(卫氏并殖吸虫)
你喜欢吃小龙虾吗?
你喜欢吃醉蟹吗?
里面有肺吸虫的囊蚴噢~
煮……煮熟了就没事了嘛……
感染途径:
吃未熟透的溪蟹、蝲蛄(小龙虾属蝲蛄科)
症状:
多为肺型,表现为胸痛、咳嗽、痰中带血(可检出虫卵)
肺吸虫比较可怕的一点是,它的游走性很强,可以入脑、入肝,还可以在皮下移行。。。
入脑后果很严重,可致偏瘫。。。
预防:
还是那句话,别吃生的……
治疗:
当你发现症状的医院里了。
小棉袄写不下去了,小棉袄好饿。
如果大家喜欢的话就点个赞吧。
什么?想要第二弹?给我留言吧,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