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这些食物的长沙人注意了小心身体里
2019-9-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天气回暖
长沙的吃货们
也开始活跃起来
有些人好这口
把鱼去鳞、剔骨、切片
蘸上芥末一口吃下
多么鲜嫩的口感
有人却好这口
把各种肉类烤的金黄焦脆
撒上火辣的调料
热气腾腾的撸上几串
一个字:爽!
殊不知
你天天这样吃的同时
有些“东西”也找上了你!
爱吃鱼生的看过来长沙的日料店非常多
爱吃日料的宝宝们
必点一道鱼生
但是
你在一口口吃鱼生的同时
有些东西也许
也在一口口吃你
......
年过半百的成先生是一名乙肝患者,坚持吃药,定期检查,病毒性肝炎控制得还不错。但这两年,他明显感觉上腹部不舒服,经常感到有点疼,“也没觉得痛得受不了,就是很难受,而且饿的时候特别明显。”
医院B超检查发现有胆囊息肉,以为是息肉导致的,一直喝中药,却没有明显好转。万万没想到,就在上周,医院医生在给他进行保胆取石手术时,意外发现造成他病患的真正元凶——肝吸虫!
胆囊里赫然发现肝吸虫医院普外科的医生申韬介绍,成先生的手术进行得十分顺利,胆囊里的多发息肉、多发细小结石均处理干净。
看!
在即将结束手术时,医生向胆囊管处探查,赫然发现一条正在“游动”的——肝吸虫活体。
这是导致成先生上腹部长期不舒服的罪魁祸首。医生表示,一般B超检查很难发现肝吸虫,所以成先生一直不知道胆囊里还有寄生虫。
“这是一只成虫,活的,是导致成某上腹部长期不舒服的罪魁祸首。”申韬告诉记者,“一般B超检查很难发现肝吸虫,所以成先生一直不知道胆囊里有寄生虫。”
成先生体内
为何有肝吸虫?
原来他有
吃鱼生的习惯!
前几年,因为夏天工作后太热,他常常从河沟里抓鲫鱼、鳝鱼等,清理干净后直接凉拌着吃,“很鲜美的嘛!”正是这个习惯,导致他感染了肝吸虫病。
不过,得知自己体内有肝吸虫后,他连连摆手:“再不敢吃了!”
这些害人虫有啥来头?
号称胆管内的“破坏王”!
据申韬介绍,肝吸虫是一种寄生虫,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就是一种肝吸虫成虫寄生于人的肝胆管内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症状,是严重危害健康的寄生虫病。
轻度感染者可能没有显症状,重度感染者可出现消化不良、上腹隐痛、腹泻、精神不振、肝大等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胆管炎、胆结石、肝硬化甚至肝胆管癌等并发症。
“肝吸虫往往是通过淡水鱼生或未经煮透的鱼、虾肉传播到人体内。如果吃了带有肝吸虫虫卵的鱼生或未煮透的鱼、虾肉,经过大约一个月,就可在肝脏胆管内发育成为瓜子仁状的成虫。”申韬告诉记者。
据了解,肝吸虫病是当前我国最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喜食淡水鱼“鱼生”的广东、广西是主要流行地区。有些人觉得偶尔吃一点鱼生不会有事,但肝吸虫感染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很多患者甚至十几年都不知道自己被感染了。但到发现的时候,可能已经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千万不要小看了它!
一面是让人大倒胃口的寄生虫
一面是可口的鱼生
也许你会跟这位吃货一样
偶尔吃一点不会有事?
芥末、白酒能杀死肝吸虫?
很多人都这么以为
然而事实真相是……
““坊间传闻以酱油、芥末等调味料和白酒能杀死肝吸虫。这没有科学根据,肝吸虫的囊蚴的抵抗力比较强,调味品和白酒等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起到杀虫功效。杀死肝吸虫最好的办法就是高温,把鱼肉煮熟煮透。”申韬表示。
小编只能说
尝鲜需谨慎
杀死肝吸虫最好用高温
关键是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首先,淡水鱼生最好不吃;
●其次,生熟食存放和切割都要彻底执行生熟分离,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切过生肉、生鱼的砧板要充分清洗。
爱吃烧烤的看过来一到夏天
长沙大街小巷的大排档、烧烤摊
又开始热闹起来
这些撸串火锅
是不少人的心头好
但是...又来了
长期吃麻辣、热烫食物
给消化道造成不良刺激
是诱发食管癌等消化道疾病的危险因素
男子长期吃热烫食物
喉咙里长出“菜花”瘤
60岁的李飞云(文中患者均为化名)家住益阳,平常没有烟酒嗜好,但他每天喜欢泡热浓茶喝,或者喝刚煮沸的汤,尤其天气转冷时,每天都要喝上近十杯热茶,而且越烫感觉越舒服。5年前,他曾因咽喉不适在附近卫生室被诊断为咽喉炎,当时症状并不严重。
去年12月,他的咽喉部干燥不适症状明显加重,还伴有咳嗽及异物堵喉的感觉,但他只是在家里吃了些咽喉含片,医院看病。今年4月,李先生反复出现吞咽困难、胸背部胀痛等症状,被家医院肿瘤科诊治。
在进行胃镜检查后,医生发现患者的食管中下段,里面长了一颗菜花样的不规则肿物,活检后被诊断为食管癌,目前在该院肿瘤科接受放化疗治疗。
长期吃隔夜食物和烧烤
都是食管癌的高危因素
家住长沙的刘先运,今年46岁,因为经常一个人在家,为了省事,每次做饭他就炒两大盆荤菜吃上两三天,晚上饿了就去吃点烧烤或麻辣烫。
去年9月,他感觉进食时有哽噎感;今年1月,刘先运发现即便在没有进食的时候,喉咙以下也会出现梗阻感,医院就诊,通过胃镜检查,发现食管中段有狭窄情形,活检确诊为食管癌。当医生问及饮食习惯时,他才知道,长期吃含有亚硝胺类的隔夜食物和烧烤、麻辣烫,是诱发食管癌的高危因素。
难“咽”之隐莫忽视
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其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占全球的55%。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止食管癌“夺命”的有效方法之一。
医院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王桂华解释,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早期症状常不明显,但在吞咽粗硬食物时,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觉,包括咽下食物哽噎感,胸骨后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摩擦样疼痛。食物通过缓慢,并有停滞感或异物感,哽噎停滞感常通过吞咽水后缓解消失。症状时轻时重,进展缓慢。
到了中晚期,食管癌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咽下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常吐黏液样痰,为下咽的唾液和食管的分泌物;患者逐渐消瘦、脱水、无力。持续胸痛或背痛体现为晚期症状,癌已侵犯食管外组织;若有肝、脑等脏器转移,可出现黄疸、腹腔积液、昏迷等状态。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报告表明,已将65℃以上的热饮列为2A类致癌物,长时间食用热烫的食物,饮浓茶、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大量吸烟及酗酒等因素,都能诱发食管黏膜病变导致食管癌发生。”王桂华介绍,此外,部分患者可能本身就存在基因易感性,其食管细胞对外来刺激比较敏感,容易发生基因改变。
除上述原因外,其他危险因素也不容忽视,比如长期食用含黄曲霉素、亚硝胺类化合物的食物,食管病变的诱发(如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食管炎、胃食管返流),微量元素的缺乏,有食管癌家族史等。
食管癌晚期≠死刑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通过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可以治好,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人可以通过有效的综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一般早期诊断的食管癌患者在经过正规治疗后,病情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中晚期的食管癌患者通过一些对症治疗也可延长生存期。”王桂华指出,在临床中,有不少患者在治疗和诊断过程中,走入一些误区,从而延误了治疗。具体有哪些误区呢?
误区一:食管癌进食困难时已没有治疗必要食管癌并非不治之症,早期进行手术、放疗或化疗,可以痊愈;有些食管癌患者出现滴水不进、声音嘶哑、口吐黏液等症状认为治疗无用,选择放弃治疗,其实就算是晚期食管癌病变侵犯范围广,经正规治疗,也可以延长寿命。很多食管癌患者经综合治疗后,病情有可能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误区二:确诊食管癌后只能卧床休息、不能运动这条传言不知让多少肿瘤病人越发虚弱,其实,应鼓励肿瘤病人保持适度运动。但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运动方式,如慢走、打太极拳等,注意运动量适当,以身体微微发热为宜,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可增强抵抗力与免疫力。
误区三:食管癌不能补营养,以免肿瘤长得快临床上不少患者认为,人体吸收的营养多,那么食管内的肿瘤也将随之长得快,只有不吃东西或减少摄入,才能将肿瘤“饿死”。其实,食管癌细胞快速生长、分裂的特性,会“盗取”身体中正常细胞的营养,如果选择饥饿的方式来对抗它,那么就会造成身体营养不充足,影响正常细胞的生长。所以食管癌患者应改善食物摄取,摄入足够优质的营养让体能得到维持,以减轻放化疗治疗引起的身体不适。
朋友们
别拿生命过嘴瘾
为了健康的吃更多美食
请克制自己!
长沙的事综合长沙晚报、广州日报、中山发布等整理
编辑:CYY最齐全,长沙资讯完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