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消灭猪姜片吸虫病猪姜片吸虫病的症状有
2019-10-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猪姜片吸虫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属的布氏姜片吸虫寄生于猪和人,偶尔寄生于狗和野兔的小肠内,以十二指肠为最多,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吸虫病。因此需要了解猪姜片吸虫病的症状,猪姜片吸虫病怎么治?以免造成损失以及危害到自身。
猪姜片吸虫病病原:
布氏姜片吸虫是一种大型吸虫,外观似姜片,长24~75mm,宽8~20mm。新鲜时呈暗红色,相当肥厚。前端有一较小的口吸盘,紧靠它的后方是一个较大的腹吸盘。睾丸2个,呈树枝状,前后排列于虫体的后半部。子宫位于虫体的前半部,子宫和睾丸之间为一个多分支的卵巢,偏于虫体中部而稍偏后方。发达的卵黄腺位于虫体两侧。虫卵呈灰白色或黄褐色,卵圆形,卵内除胚细胞外,充满着卵黄细胞,有卵盖,其大小为~μm×85~97μm。
成虫在猪或人的小肠中产卵,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约经2~4周孵出毛蚴,毛蚴在水中游动,钻人扁卷螺体内,脱去纤毛,变为胞蚴。经13天形成第一代雷蚴,再经20多天后形成第二代雷蚴,30多天后形成尾蚴。尾蚴离开螺体,附在荸荠、水浮莲、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上,变为囊蚴。以后随水生植物被猪生吃后,囊蚴进入消化道,包囊被消化溶解,幼虫随即在小肠内(特别是十二指肠)发育为成虫。自终末宿主感染囊蚴至虫卵从猪的大便排出,共需3个月。虫体在猪体内的寿命为12~13个月。
猪姜片吸虫病流行病学:
人姜片吸虫病在我国流行很广,多达19个省、市、自治区。而猪姜片吸虫病的流行地区比人姜片吸虫病的流行地区更广。流行区大多呈小面积点状分布。
姜片吸虫的中间宿主为扁卷螺科中的一些小扁卷螺。在我国,姜片吸虫的中间宿主有尖口圆扁螺、大脐圆扁螺、半球多脉扁螺和凸旋螺,其中以尖口圆扁螺和半球多脉扁螺分布较广,且感染率也较其他两种扁卷螺为高。它们均孳生于有水生植物的池塘内,且适应性强,分布广,栖息于静水塘中,很少生活在流水和深水中。
姜片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和病人。凡是以猪粪或人粪当作主要肥料给水生植物施肥,以水生植物直接给猪生吃,池塘内有扁卷螺孳生,并有带虫的猪和人之处,本病往往呈地方性流行。
在我国南方地区常用水生植物喂猪,尤其是儿童又习惯生食菱角和荸荠,因而流行较为普遍,在流行病区人及猪也可因饮水而引发感染。近年来由于养殖状况以及人们经济和卫生条件的大为改善,本病已呈逐年下降趋势。
本病常于每年的5~7月份开始流行,6~9月份达到高峰,5~10月份是姜片吸虫病的流行季节。猪只一般在秋季发病较多,主要危害幼猪,仔猪断奶后1~2个月即可发生感染,以5~8月龄感染率**,以后随年龄增长感染率逐渐下降。
猪姜片吸虫病致病机制:
姜片虫的吸盘发达、吸附能力强,可使被吸附的粘膜坏死、脱落,肠粘膜发生炎症、点状出血、水肿以至形成溃疡或脓肿。病变部位可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肠粘膜分泌增加,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轻度感染者可无明显症状。
寄生虫数较多时常出现腹痛和腹泻及消化不良,排便量多、稀薄而臭,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甚至发生肠梗阻。在营养不良又反复中度感染的病例,尤其是儿童,可出现低热、消瘦、贫血、水肿、腹水以及智力减退和发育障碍,少数可因衰竭、虚脱而死。
猪姜片吸虫病生活史:
生活史:成虫产卵→虫卵→含毛蚴的虫卵→毛蚴(3~7周)→入侵扁卷螺发育为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和尾蚴→附于水生植物(水浮莲、菱角、水葫芦等)或其他物体表面行成囊蚴→猪或人感染。
分布区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如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云南、上海、湖北、湖南、广西、广东、贵州、四川、重庆、海南和台湾等地。长江以北的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和甘肃等地也有发生。
感染途径:环境中(主要是水中)有扁卷螺存在;
水中有当作食品或饲料的水生植物;
用人粪或猪粪施肥;
生食水生植物或相关食品。
猪姜片吸虫病临床症状:
姜片吸虫病对幼猪危害严重,5-8月龄猪感染率**。主要表现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生长缓慢、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当多量寄生时,由于肠黏膜出血,溃疡和坏死,病猪可表现腹痛、下痢和浮肿等。病后期体温稍升高,最后可由于虚脱、肠阻塞、肠套叠或肠破裂而死亡。
猪姜片吸虫病解剖症状:
姜片吸虫以强大有力的口吸盘和腹吸盘,紧紧吸在肠黏膜上,并以前端埋人肠壁,可引起小肠黏膜弥漫性出血、溃疡和坏死。由于虫体大,大量感染时,可阻塞肠道,影响消化和吸收机能,严重的可引起肠破裂或肠套叠。其结果致使病猪营养不良,发育迟缓。而虫体的代谢产物被机体吸收后,可使病猪发生贫血、水肿、嗜伊红白细胞增多,嗜中性白细胞减少,抵抗力大大降低,常常引起虚脱或并发其他疾病。
猪姜片吸虫病确诊方法:
除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分析外,取粪便用直接涂片法和沉淀法检查虫卵,或结合尸体剖检做出确诊。
猪姜片吸虫病治疗方案:
(1)将精制低百虫用温水容解后,拌在精料种,空腹喂给单喂,以防止群喂时,互相抢食,吃药不匀,导致药物中毒。用药量根据猪的大小而定,一般1头30公斤的架子猪,每次要量不超过10片。
(2)病猪体内的囊蚴在9月份后发育成熟,这时可用硫双二氯(粉剂)按每公斤体重~毫克的药剂量。此药无异味可拌入饲料中让猪自行采食。投药前应停喂1餐,待猪空腹时喂药,疗效明显,一般服后出现拉稀现象,但1~2日后,可自然恢复正常。
(3)喂服吡喹酮,每公斤体重用50毫克,拌入饲料内1次喂服,或用硝硫氰胺,每公斤体重3~6毫克,拌入饲料内1次喂服。
猪姜片吸虫病预防措施:
(1)环境卫生:猪舍保持无积存粪便,对清除的粪便进行堆积发酵灭卵。禁止把病猪的粪便流进青饲料池。
(2)切勿在有姜片吸虫尾蚴的池塘内打捞水草喂猪,或把水草煮熟后再喂。
(3)管理好猪粪:堆积发酵,杀灭虫卵,不使猪粪直接流入池塘,以断绝传染源。
(4)消灭中间宿主――扁卷螺,在池塘中撒些生石灰或十万分之一钠硫酸铜消毒。
(5)定期驱虫:每年夏季和秋季末各进行1次驱虫。其方法是:用盐酸左旋唑按公斤体重10毫克,研末,拌在饲料内喂给,也可用兽精制低百虫按每公斤体重0.1克,研末,拌在饲料内喂给。以上药物不但能驱猪姜片细虫,还能驱蛔虫和鞭虫等。
怎样消灭姜片吸虫病:
目前已知的最好驱虫药物是硝硫氰胺(即“”),据有人试验,其驱除姜片吸虫效果优于敌百虫和硫双二氯酚。这种驱虫药的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之间距离很大,使用起来比较安全。
集体猪场用硝硫氰胺拌料驱虫,每公斤体重用药15毫克;单个投药每公斤体重用10毫克。第一次驱虫后,每隔45~50天驱虫一次,坚持2~3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另外,还可用槟榔50~克(50公斤猪的量),切碎加冷水煎汁,空腹给猪灌服,也可驱虫,要注意管理好人畜的粪便,防止污染水源。
若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点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畜牧网综合整理)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火爆推荐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高品质低门槛
电话
利润大高毛利
电话
火爆商学院畜禽禁养
猪种类大全
猪寄生虫病
掏猪妙招
母猪配种表
猪场除臭
点击下方“写留言”,评论您对本文的看法!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