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脂肪肝到肝癌有多远这三类人需警惕

2021-3-2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我就是有脂肪肝,怎么变成慢性肝病了?那会不会变肝癌?”市民郑先生拿着检查报告,忧心忡忡。

面对郑先生的疑问,医生表示,如果不好好控制,会的。

脂肪肝悄悄在癌变?

郑先生今年51岁,明确查出脂肪肝已有10多年。他是个生意人,平日里应酬多,一日三餐只有早饭能在家吃,吃肉喝酒就是他的日常,运动在他生活里已基本消失。“我就吃吃喝喝多身体胖,平时会感觉有点疲劳,身体应该没啥问题。”一直以来,郑先生就抱着这样的想法。虽然很忙,郑先生倒有每年坚持体检,当第一次看到检查报告里有脂肪肝时,他不以为然,之后看得多了更是觉得理所应当,觉得就是胖的缘故。而之后历年的体检报告里,问题逐年增加,先是血脂高,接着又是血糖偏高,反正是与肥胖相关的毛病一堆,可他还是没有引起重视。直到最近的一次体检,医生给打了一个“慢性肝病”的诊断结果,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那么,脂肪肝究竟离肝癌有多远?

这些脂肪肝患者需警惕

“脂肪肝如果积极治疗,可以消除,”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韩风说,但是有不少人因为脂肪肝没有症状而忽视治疗的,这些人是高危人群之一。

1、有脂肪肝还喝酒的人

由于酒精在肝脏里代谢,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对肝脏有直接毒副作用。正是由于受到了酒精的伤害,肝脏对脂肪等物质的代谢和利用出现障碍,无法转运出肝脏,这才使得脂肪在肝内蓄积。如果脂肪肝患者持续喝酒,大量喝酒,脂肪肝会进一步的发展成肝硬化,最后发生癌变。

2、40岁以上有肝炎史的人

如果脂肪肝合并有病毒性肝炎,那就更要小心。35岁以上肝癌的发病率是呈快速上升趋势,但具体的一些情况还是要根据个人而定。

3、不治疗和不定期体检的人

脂肪肝需要积极治疗,一般饮食和运动治疗可以达到消除脂肪肝的效果,但是需要长期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运动锻炼。一般来说,单纯性脂肪肝可以经过四步——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最后发展成肝癌。韩风表示,不管是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等,或者是其它类型的肝病,如药物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等,如果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肝损伤就会持续增加,那么就会逐渐转为肝硬化、肝癌,韩风主任提醒,我们日常要更加重视呵护肝脏。

这些人是肝癌高危人群

韩风主任说,有的人肝功能正常有可能只是表象,高危人群最好定期进行检查。肝癌的高危人群包括:

1、有乙肝或者丙肝病史者,尤其是母婴垂直传播一出生即患肝炎的人群。如果直系亲属中有肝癌患者,则患病风险更大。

2、有酒精性肝硬化或者血吸虫肝硬化的患者,如合并肝炎则患癌风险更大。

3、饮食中经常含有致癌物质,如发霉的花生、薯干、萝卜干等。动、植物油有哈喇味后不宜食用。

4、其他慢性肝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脂肪肝,胆道系统疾病等。

同时,韩风主任提醒,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排除肝癌不能只做肝功能检查,应做影像学检查。

知道这些甩掉脂肪肝

单纯轻度脂肪肝:一方面控制热量摄入,一方面增加体育锻炼。少吃高油、高糖、高脂的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谷物、高纤维蔬菜,多吃绿色蔬菜,既能补充营养,饱腹感强,也能减少身体代谢负担。每周坚持有氧运动,比如游泳、跑步、快走、乒乓球等。运动要坚持循序渐进,加强体内的脂肪消耗,而不是短时间的剧烈运动。

对于中、重度脂肪肝:在控制热量和增加锻炼的基础上,医生往往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开一些药,对合并的糖脂代谢紊乱和动脉硬化等情况进行治疗。

已经确诊脂肪肝的普通患者: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包括:超声检查、肝功能、血常规、血脂、血糖等检查,判断肝脏的健康情况及其他可能的代谢紊乱。

专家提醒提醒,对于普通人群,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食物和饮用水安全,避免霉变食物、不洁饮水对于肝脏的影响;少饮酒,合理膳食多运动,避免肥胖加重肝脏负担,避免脂肪肝导致肝炎、肝硬化;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日常养成养肝护肝的好习惯。

癌症患者可以享受援助申请

已获得澳大利亚药管局医用级别认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cnygtex.com/nxcbzl/102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