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洪灾过后,如何预防疾病呢请大家

2016-11-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本期导视

进入7月以来,我市部分地区因强降雨出现了一些洪涝灾害。而洪灾过后,极易造成疫病的流行,一些多年不发生或者很少发生的疫病,一些在正常年份不会发生的疾病,由于洪水的缘故,都有可能发生。那么,洪灾过后,我们该如何预防传染病呢?在今天的节目中,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一起涨知识……………………………………………………………………

知识梳理一、洪灾易致疾病洪涝灾害过后,容易发生下列疾病:1、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等。2、食物中毒。3、皮肤病:如浸渍性皮炎(“烂脚丫”、“烂裤裆”)、虫咬性皮炎。4、人畜共患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钩端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血吸虫病、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5、意外伤害:如溺水、触电、毒蛇咬伤。

二、如何预防灾后疾病肠道传染病预防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关。1、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保护水源,做好饮用水的消毒。2、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变质食品,不生吃或半生吃小海产品;剩饭剩菜要煮透后再吃。3、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一旦发生呕吐、腹泻等症状,医院肠道门诊就诊。

食物中毒预防不吃淹死或死因不明的家禽家畜;受过水浸或水溅过的散装食物成品,不能再供食用;受水浸的叶菜类和根茎类农产品,可用清水反复浸洗多次后供食。但如有工厂毒物污染可疑时,应先经抽样作毒物检验;生熟食品要分开制作放置,制作时不共用案板、刀具和盛放容器;盛装食品的餐盘、碗筷用后要彻底清洗和消毒并保洁存放;食用包装食品时,应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食品。预防“烂脚丫”抗洪救灾时,下肢长时间浸泡在污泥浊水中,皮肤经常受到擦伤,破损的伤口长时间浸没在洪水中,容易“烂脚丫”。

防治:1、下水劳动时,每隔1~2小时休息一次。擦干脚,在阳光下曝晒片刻。每次劳动离水后,一定要洗净脚,穿干鞋。2、脱离洪水浸泡。当发现脚部皮肤破溃并有加重趋势时,如情况许可应暂时不要下水。如劳动的地方水不过膝,要设法穿长筒靴。3、有足部皮肤病的应少下水,还要防止吸血昆虫叮咬。4、外用药物。

发现传染病人,要及时报告一旦发现传染病人,要就近报告当地卫生部门,以利于及时处理,防止疫情蔓延扩散。

更多资讯,尽在《健康故事》

新闻综合频道每周六20:10首播每周二13::10重播

公共生活频道周四21:15









































北京哪里能治好白癜风
杭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cnygtex.com/nxcbzl/13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