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经常吃鱼易患癌这3种鱼很危险,多吃
2023/1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怎样防治 http://m.39.net/disease/a_5548230.html
大家都知道鱼肉营养丰富、味道鲜嫩
因此鱼肉成了餐桌上的“常客”
很多家庭每天、每周都要吃鱼
但是你知道吗?
有3种鱼很危险
“多吃一口,癌近一步”
究竟是哪3种鱼呢?
除了鱼肉,鱼身上哪些部位也值得吃呢?
我们又应该如何健康吃鱼呢?
这就带你去详细了解一下!
岳宏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划重点
01
这3种鱼要少吃,可能是致癌元凶
1.过度油炸的鱼
很多圈友爱吃的烤鱼,就属于过度油炸的鱼,虽然味道更诱人,但对健康可没有什么好处。首先,高温煎炸后的鱼肉会产生自由基、苯并芘等有害物质以及致癌物杂环胺。其次,鱼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在高温下会被破坏,严重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提示:推荐使用清蒸的方式对鱼进行料理,这样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鱼肉的营养,还避免了高油、高盐。
2.生鱼片
吃没有煮熟的生鱼会有很高的寄生虫感染风险。比如肝吸虫病作为当前我国最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它主要流行于像广东省珠三角地区这样喜食淡水鱼“鱼生”的地区。
这种寄生虫进入人体之后多在我们的肝内胆小管中寄栖,损害肝脏,进而可能引发胆管癌、肝癌,是国际公认的一类致癌生物。
提示:建议鱼肉还是做熟再吃,不要生吃。如果一定要生吃,尽量选择比较安全的海水鱼,选择规模大、有正规资质的购买渠道。
3.腌制的咸鱼
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能与腌制品中蛋白质分解产物胺类反应形成亚硝胺,而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人体长期摄入亚硝酸盐,会使血管扩张,血红蛋白变性,增加致癌风险。
提示:建议尽量少吃或不吃咸鱼,如果一定要吃咸鱼,可以与青菜、番茄等蔬菜搭配着吃,其中蕴含的维生素C可以阻断亚硝胺的形成。
划重点
02
除了鱼肉,鱼身上哪些部位也值得吃呢?
1.鱼皮富含胶原蛋白和多种微量元素,亮氨酸也有一定抗癌功效。鱼皮可以凉拌着吃,口感脆脆的,很美味。
2.鱼头
鱼头含有一定量的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属于Omega-3脂肪酸,有助保护心脑血管。可以做鱼头泡饼和剁椒鱼头,不过要注意选汞含量低的鱼。
3.鱼鳔
也叫“花胶”,高蛋白、低脂肪,如果喜欢其口感,也可以食用。
4.鱼骨
富含钙等微量元素,可作为天然的补钙来源。比如做点香酥鱼骨小零食,或者可以磨成粉做调味料。
特别提醒:鱼胆千万别吃!鱼胆中含有大量的胆盐、毒素和组胺,误食可能会造成肾脏衰竭或肝脏病变,严重的甚至有生命危险,一定不要食用!
划重点
03
如何健康吃鱼?
1.常吃、适量、饮食多样化
每周最好吃1~2次鱼,每周不要超过克,还要吃其他禽畜肉、蛋奶和大豆坚果,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量。
2.不选巨型、鱼龄太大的鱼
体型越大或者鱼龄越大的鱼,鱼肉中的甲基汞含量越高。汞聚集相对较低有鲭鱼、鲑鱼、沙丁鱼、比目鱼、凤尾鱼、虾、金枪鱼等,并且这些种类的鱼类EPA、DHA的含量也较高。
3.鱼肉不能完全代替红肉
红肉所提供的能量是鱼肉无法企及的,特别是鱼肉中铁元素的含量远不如红肉。健康的做法是以鱼肉、鸡肉等白肉略多,约每日摄入75~g,红肉略少约50~75g,相互搭配吃,保证营养的平衡。
4.野生鱼和养殖鱼营养价值难分高低
野生鱼的蛋白质比养殖鱼要略高一些,但是因养殖鱼改进饲料,也可以后天补齐,所以两者的营养上很难说高谁低。
野生鱼生存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受控制,而养殖鱼生存的环境会经过科学的管理,从而减少重金属污染。检测发现野生鱼中的重金属汞含量高于养殖鱼。所以,购买养殖鱼会更加安全放心。
来源:CCTV生活圈
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不确定的疾病风险,提前准备一份保障,未雨绸缪,不至于在疾病来临之时,太惊慌。我们建议大家记得加入康爱公社,平时小额帮助别人,大病时也能获得别人的帮助,从容应对大病威胁!
康爱公社创始人张马丁先生因母亲患癌去世,深切体会到一人大病给一个家庭带来的经济压力与心灵创伤,创办康爱公社,希望缓解更多人因高额大病医疗费而带来的焦虑。十二年来,公社稳健运营,专注互助,让一个又一个不幸的家庭,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
康爱公社创立于年5月,专注大病互助,已稳健运行12年,
获得中国公益行动奖、《凤凰网》世界华人创益项目十强等17个大奖,值得信赖!
成为康爱公社社员,加入符合自己年龄和健康状况的互助社,
平时在健康时帮助不幸患大病或意外的社员,在自己不幸时得到他社员的帮助。
面对重大疾病时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共担风险,缓解大病医疗费的压力。
作为医保商保的一种补充,为我国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助力
如果您也有医疗费方面的担忧,邀请您加入我们: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