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8华支睾吸虫生活史线条图
2016-11-3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图8华支睾吸虫生活史线条图
A.寄生部位:肝胆管F.感染阶段:囊蚴
B.排卵途径:随粪便G.感染途径:经口
C.诊断虫期:虫卵H.致病虫期:成虫
D.第1中间宿主:淡水螺I.保虫宿主;猫、犬、猪等
E.第2中间宿主:淡水鱼虾
华支睾吸虫
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sinensis)主要寄生在终宿主的肝胆管内,故称肝吸虫,是引起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的病原体。此病因生食半生食含囊蚴的鱼虾而感染,也属食源性寄生虫病。
成虫寄生于人或猫、犬等哺乳动物肝胆管内。成虫产卵,虫卵随胆汁进入肠腔,并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
虫卵入水,被第1中间宿主豆螺或沼螺、涵螺等淡水螺吞食,在螺体内孵出毛蚴。毛蚴经胞蚴、雷蚴等无性生殖阶段,形成许多尾蚴。成熟尾蚴陆续自螺体逸出入水,遇到第2中间宿主淡水鱼、虾,即可进入其体内发育为囊蚴。囊蚴是肝吸虫的感染阶段。
人或猫、犬等哺乳动物因食入含有活囊蚴的淡水鱼、虾而感染。囊蚴经消化液作用后,后尾蚴在十二指肠脱囊而出,称为童虫,继而经总胆管进入肝胆管发育为成虫。
从食入囊蚴到粪便中出现虫卵约需1个月。成虫寿命通常为20~30年。
虫体数量较多时,可致管腔阻塞,引起胆汁淤滞,胆管扩张,表现为阻塞性黄疸;若合并细菌感染,则表现为胆管炎和胆囊炎。虫卵、死亡的虫体及其碎片和脱落的胆管组织,可构成结石的核心,引起胆石症。
儿童反复感染,可致发育障碍,晚期病人可出现肝硬化。一些资料认为,华支睾吸虫感染与胆管上皮癌及肝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甲亢的危害严重吗复大集团亿美丹功效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