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肝片吸虫防治技巧

2016-12-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一)流行病学

  该病分布极广,往往呈地方性流行。在多雨温暖的季节里,常造成该病的普遍流行,严重感染主要发生于秋季,在潮湿的年份则发生于夏秋两季。长期在潮湿牧地和沼泽地带放牧的羊只,往往感染严重。临床上绵羊患该病的多于山羊。

  (二)临床症状

  该病临床症状的表现程度,主要取决于感染强度、动物健康状况、年龄及感染后的饲养管理条件等。成年羊若寄生少数虫体往往不表现病状,但对于羔羊,即使寄生少数的虫体,也可能呈现极其有害的作用。

急性型病状:在秋季羊只受到严重感染时,可发生急性型病状。病羊表现为轻度发热、食欲减退、虚弱和容易疲倦,放牧时离群落后。有的出现腹泻、黄疸、腹膜炎等症状。有的可摸到增厚的肝脏边缘,肝区有压痛表现,叩诊可发现肝脏浊音区扩大。发病后迅速贫血,黏膜苍白,有的病例在几天后发生死亡。

2.慢性型病状:这类情况最常见,表现为贫血逐渐加重,黏膜苍白,眼睑、颌下、胸下及腹下发生水肿,并逐渐严重,出现胸水和腹水现象。病羊消瘦,毛干易断,食欲消失。患病的母羊乳汁稀薄,怀孕母羊流产,临死前出现下痢。

  (三)预防措施

  每年进行3次预防性驱虫,驱虫时间根据该病在各地流行的特点而定,原则上第1次应选在虫体大部分成熟之前20--30天进行,即成虫期前驱虫;第2次驱应选在虫体大部分成熟时进行,即成虫期进行;第3次在第2次后3个月进行。

  (四)治疗方法

  1.硝氯酚:每公斤体重4--6毫克,对60天以上的大片吸虫有%的驱虫效果,该药不溶于水,可拌于精料中喂服,或用片剂口服。该药毒性低、用量小、疗效高,为较好的驱片形吸虫药物。

  2.硫溴酚:绵羊每公斤体重50--60毫克,山羊每公斤体重30--40毫克,均1次内服。该药毒性低、疗效高,对杀灭寄生的幼虫有一定效果。

  3.抗蠕敏:每公斤体重18毫克,1次口服,效果良好,对怀孕母羊无不良影响。

  4.碘醚硫胺:每公斤体重7.5--10毫克,1次口服,此药对杀灭寄生的成虫和幼虫效果都好。

  5.四氯化碳石蜡油(50%)注射液:成年羊3--6毫升,羔羊2升,肌肉或皮下注射,该药疗效高、副作用大。该药怀孕羊慎用,使用有可能引起孕羊流产。对于种羊和体弱的羊只可将药量分2次使用,中间隔1天用1次。对大群羊进行驱虫时,务必先选出少量羊只分批进行试验,再给大群羊给药,万不可草率从事,以防大群中毒事故。若发生中毒,可用5%氯化钙溶液配5%葡萄糖溶液静脉注射,进行解救。









































白癜风能治
北京哪个专家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cnygtex.com/nxcbzl/27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