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消失多年的血吸虫病出现了莫慌,香
2020-11-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7月12日,夜幕降临,杭州市疾控中心地防所实验室灯火通明,实验室人员在一名8岁的小女孩的送检粪样标本中发现可疑血吸虫卵,经过一晚上的培养,次日凌晨可疑虫卵蜉化出了血吸虫毛蚴,在显微镜下快速地穿梭运动。
杭州市出现了现症的血吸虫病人?
疾控专家为此发出“警示”:暑期出游请提防血吸虫病,在流行区不下河、不下湖嬉水游泳,避免接触当地情况不明的河水、湖水、渠水等自然水体是最好的预防方法。
●什么是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由人类或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乙类传染病。血吸虫病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晚期血吸虫病,出现肝脾肿大、腹水等症状,严重危及生命。
儿童如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危害生长发育,严重者可发展为侏儒症;妇女可导致不孕,此病可防可治。
血吸虫病
是由血吸虫寄生在人或牛、猪、羊等哺乳动物体内所引起的一种地方性寄生虫病。儿童得血吸虫病如不及时查治,会影响生长、发育,形成侏儒,患者痛苦终身。
●血吸虫病是如何传播的?
血吸虫病流行是由五个环节构成,即:
1、传染源(病人或病畜)排出虫卵;
2、虫卵在水中孵出毛蚴;
3、毛蚴侵入中间宿主钉螺;
4、毛蚴在钉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后逸出;
5、尾蚴(经皮肤钻入)感染终末宿主人、畜等哺乳动物。
●感染血吸虫的主要途径?
接触疫水(有感染钉螺区域)是人感染血吸虫病的主要途径:
人人均可能感染血吸虫,接触疫水次数越多、时间越长,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
●急性血吸虫病有哪些症状?
1、感染史:急性病人均有明确的疫水接触史。一般发生于春、夏、夏秋之交,发病多在夏季,以6-11月为高峰。感染方式以游泳、戏水、捕鱼虾、抢收、防汛等全身大面积长时间接触疫水为主。
2、尾蚴性皮炎:在接触疫水后数小时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痒,无痛,数小时至2-3天内消失。
3、潜伏期:80%以上在30-60天,平均40天。潜伏期长短与感染严重程度有关,最短重4天,最长84天,大多数病例出现在35天以后。
4、发热:发热的高低、持续期限与感染度、机体免疫状态有关,发热可分为3个类型。(1)低热型:也叫轻型,体温很少超过38℃,全身症状轻微,可自行退热。(2)间歇型与弛张型:占大多数,也叫中型。典型者午后体温上升,临晚可达40℃,午夜后体温降至正常或38℃以下,常伴畏寒,多汗、头昏、头痛。(3)稽留热型:也叫重型。体温持续在40℃上下,波动幅度较小,可伴神智迟钝,昏睡、谵妄、相对缓脉等毒血症症状。重型病人一般不能自行退热,如不予治疗,可迅速出现消瘦、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腹水等而导致死亡。
5、胃肠道症状:病人不同程度食欲减退,少数伴恶心、呕吐。腹泻较为常见。大便3-5次/日,严重者可达每日20-30次,常带粘液和血液,重者呈果酱色,多半腹痛,部分病人可便秘,少数病人可出现腹水,腹水形成原因与晚血不同,为肝,肠急性虫卵肉牙肿广泛形成,导致肝内窦前门脉高压和肠淋巴渗液增多而漏入腹腔所致。
6、呼吸道症状:咳嗽为急性又一重要症状,见于50%病例,表现为干咳、痰少,偶可见痰中带血。
7、肝脾肿大:急血病人大多数肝脾肿大,左叶较右叶肿大明显,可有肝区压痛,检查质地柔软,半数病人有脾脏大,质软,无压痛。
8、其他征象:常见有面色苍白、消瘦、乏力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