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健康服务覆盖到口岸

2020-8-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出入境卫生保健日益严峻的国际疫情和变幻莫测的出入境旅行风险使人们更迫切需要周到细致的旅行卫生保健服务。

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承担着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体检、预防接种、旅行医学咨询、旅行保健服务等工作,在有效防控传染病及保障国际旅行者身心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口岸传染病种类

虫媒传染病通过昆虫和其他媒介传播,主要媒介有蚊、蝇、蜱、螨等,主要疾病有黄热病、鼠疫、疟疾、日本脑炎、登革热、西尼罗热、基孔肯雅热等。

性传播疾病通过不安全的性行为,在人们之间传播,如梅毒、淋病、艾滋病、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等。

呼吸道传染病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经空气飞沫传染病、通过人呼吸道侵入并能引起易感人群感染和流行的一类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一般在冬、春季节多见,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易流行或大流行,危害非常大。主要有新冠肺炎、肺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人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流行性脑膜炎、麻疹、流感、肺结核等。

消化道传染病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经口侵入肠道引起感染而导致的传染病,以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病人或携带者可从排泄物(如呕吐物、粪便等)排出病原体,然后再传染给他人。消化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一般在夏、秋季高发。主要有霍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H7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诺如病毒感染、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等。

肠道寄生虫传染病特别是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的旅行者,由于当地卫生条件较差,土壤、沙可能被人或动物的粪便所污染,尤其是海滩,一些寄生虫的幼虫可穿透人的皮肤而感染。主要的疾病如血吸虫病、钩虫病、华支睾吸虫病、绦虫病、线虫病等。

安徽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每年有大量劳务人员输出到东南亚及非洲国家或地区。

近年来,安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作为保障安徽口岸传染病防控的重要防线,为劳务人员提供专业的旅行医学咨询、传染病监测体检、旅行卫生保健服务,并结合目的国最新疫情信息,提出相关疫苗接种要求和建议,同时为归国劳务人员制定传染病专项监测方案,加大传染病免费监测和宣教力度。

劳务人员传染病及预防

1、黄热病由黄热病毒引起,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高热、头痛、黄疸、蛋白尿、相对缓脉和出血等为主要表现。本病在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呈地方性流行,由于黄热病的死亡率高及传染性强,《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为检疫传染病。

预防:接种黄热疫苗、防蚊灭蚊。

2、霍乱因摄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乱弧菌污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腹泻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腹泻,洗米水状的粪便是霍乱的特征。

预防:接种霍乱疫苗;避免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3、疟疾经蚊虫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国内主要是输入性病例。本病典型症状是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预防:明确风险,了解症状,意识到疟疾感染的严重性;避免蚊虫叮咬;旅行中或旅行后如有发烧,应及时就医。

4、流行性脑脊髓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致病菌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症,最后局限于脑膜及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预防: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密闭场所,如非去不可,应戴上口罩;接种流脑疫苗。

如何做好外籍留学生健康监测工作,防止传染病的输入是外籍人员监管的重点。

安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加强与安徽各大高校外事办联系,主动为外籍留学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寄生虫病的免费检测服务。指导感染寄生虫的留学生及时就诊,并开展寄生虫病防治知识讲座,维护外籍留学生的健康。

留学人员常见传染病及预防

1、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成虫寄生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的肝胆管内,引起华支睾吸虫病。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是感染华支睾吸虫(肝吸虫)的主要途径。患者,带虫者和保虫宿主均可作为传染源。感染华支睾吸虫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的症状。体检可发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肝胆大,常以肝左叶肿大较为明显。华支睾吸虫病是当前我国最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

预防:大力做好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对本病传播途径的认识;自觉不吃生的或不熟的鱼虾;改进烹调方法和改变饮食习惯;积极治疗患者和感染者,是保护人民健康、减少传染源的积极措施;合理处理粪便,结合生产的需要,清理塘泥、消毒鱼塘,对杀灭螺类有一定效果。

2、肺结核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除少数发病急促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预防: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并治疗;切断传播途径,注意开窗通风,注意消毒;保护易感人群,接种卡介苗,注意锻炼身体,提高自身抵抗力。

安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一直承担着交通运输部长江海事局批准的海船船员职业健康体检工作。

海员是一种特殊的职业,监测海员的健康体检状况并给予周到细致的卫生保健服务是我们的重要工作内容。一方面是对于常见口岸传染病的监测与预防,另一方面是针对海员特殊的职业环境与卫生条件做出的健康咨询和卫生保健服务。

海船员常见传染病及预防

海船员常见传染病主要有:疟疾、登革热、黄热病、流感、肺结核、霍乱、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梅毒、乙肝、艾滋病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工作环境造成的常见的疾病:

(1)营养素缺乏:饮食不均衡导致维生素缺乏。

(2)消化道疾病:海上饮食与陆地有较大的差别,嗜酒、喝浓茶的习惯,噪声、振动及晕船的影响。

(3)听力损伤:船舶机械噪音、海浪噪音导致。轮机部为高危。随着海龄的增加,噪音对听力的损伤累计,海龄大的海员听力损伤的患病率较高,损伤的程度也越严重。

(4)高血压、高血脂及心脏病:船上空间较小,供应的食物有限,膳食中脂肪成份多,蔬菜缺乏,维生素不足,室外活动有限。海员随着年龄的增大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会明显增加。

(5)心理疾病:心理失常、抑郁、睡眠障碍。

预防:提高健康保护意识,加强保健知识宣传教育;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重视海员伙食调配,保持营养素平衡;戒烟限酒;维护心理健康,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和心理诊疗工作;加强体育运动;保持合适体重;保证充足睡眠;加强个人及环境卫生;开窗通风,尽量保持船舱干燥;生活环境定期消毒除虫,做好受伤及蚊虫叮咬后皮肤护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cnygtex.com/nxcbby/90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