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肝片吸虫的治疗和预防
2020-9-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羊肝片吸虫病的预防和治疗!
羊肝片吸虫病又被叫做“肝蛭病”、“掉水腮”,是由肝片吸虫寄生在肝管内而引发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多发于夏秋两季,6-9月份为高发季节。当羊吃了附着有肝片吸虫囊蚴的水草而感染,各种年龄、性别、品种的羊均能感染,羔羊和绵羊的病死率高。常呈地方性流行,在低洼和沼泽地带放牧的羊群发病较严重。
治疗主要就是药物治疗。可选用以下药物:
1.硝氯酚
是治疗肝片吸虫较理想的药物,但只对肝片吸虫成虫有效,对成虫驱虫率几乎达%,对未成熟虫体无实用意义
粉剂:4-5mg/kg体重一次口服
针剂:0.75-1.0mg/kg体重深部肌肉注射
2.丙硫咪唑
对成虫有良效,对童虫效果较差
15mg/kg体重一次口服
3.溴酚磷
对成虫和童虫均有良好的驱杀效果,可用于治疗急性病例
16mg/kg体重一次口服
4.三氯苯唑
对成虫、幼虫、童虫均有高效驱杀作用,可用于治疗急性病例。
注意:羊治疗后14天肉才能食用,乳10天后才能食用
用5%混悬液或含mg的丸剂,按12/mg体重经口投服
5.碘硝酚腈
对成虫和童虫均有较好的驱杀作用,但在体内残留时间较长,治疗后乳1个月后才能食用
15mg/kg体重皮下注射或30mg/kg体重一次口服
以上剂量仅供参考,具体根据药品说明书上给药。
羊寄生虫重在预防,这次治好了难说以后不会再感染。
指导意见:
1定期驱虫。一般每年坚持普遍驱虫1次,时间最好在每年的秋末冬初;疫区每年春、秋两季各驱虫一次。
2处理粪便。羊的粪便要堆积发酵,利用生物热杀死虫卵。
3严格饮水、选地放牧。饮水要饮自来水、井水或流动的水,不到沼泽、低洼处放牧。
4消灭中间宿主。消灭中间宿主椎实螺,可结合水土改造进行。在流行地区,可用1∶的硫酸铜溶液或石灰、氨水等消灭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