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肺吸虫病一例报告
2016-11-2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1病例报告
患者,男,41岁。因咳嗽、咳痰伴胸痛1个月,于年10月17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不明原因出现咳嗽,咳少许白痰,无脓痰,伴有双侧胸痛,上腹部不适,乏力,易疲倦,无发热、盗汗,无咯血、心悸、气喘,无嗳气、反酸、恶心、呕吐、厌油腻。既往无肺结核、肝病史,无药物和食物过敏史,3个月前有生食蝲蛄及石蟹史。
查体:体温36.0℃,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86mmHg(1mmHg=0.kPa)。神志清楚,精神尚可,口唇稍发绀,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左下肺呼吸音减弱,叩诊呈浊音,右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0次/min,律齐,无杂音。腹软,右下腹部可触及多个皮下结节,大小约1cm×1cm,质韧,无压痛,肝脾未扪及肿大,左侧肾区轻叩痛,双下肢不肿。
血常规示:白细胞13.34×/L,红细胞5.18×/L,血红蛋白g/L,血小板×/L,嗜酸细胞计数3.91×/L,嗜酸性粒细胞比例0.,血沉12mm/1h,C-反应蛋白37.26mg/L。尿常规示:蛋白+++,红细胞++/HP,白细胞++/HP。肝功能示球蛋白39.97g/L,血脂、血生化、血糖、血淀粉酶正常。
双肾B超示:双肾实质回声略增强。
肺部CT示:双侧胸腔积液,左下肺膨胀不全,右下肺感染;双肺多发增殖灶,纵隔淋巴结增多,见图1。胸水B超定位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出黄色、浑浊、有絮状凝块液体(极似血浆),胸水常规示蛋白定性试验(+),有核细胞计数×/L,中性粒细胞0.32,淋巴细胞0.1,嗜酸性细胞0.58;胸水总蛋白86.85g/L,乳酸脱氢酶IU/L,腺苷脱氨酶17U/L,胸水癌胚抗原正常范围。胸水培养及幼虫虫卵均为阴性。肺吸虫成虫抗原免疫皮试(+)。
入院诊断:肺吸虫病、肾小球肾炎型、皮下结节型并胸膜炎型。予吡喹酮片25mg/kg,口服,3次/d,连续3d,服药过程中出现纳差等不适,未予特殊处理,停药后自行好转。1周后复查胸部CT示右下肺感染较前片吸收好转,双侧胸腔积液大部吸收,见图2。
半个月后复查尿常规及肝功能均正常,血常规示白细胞8.87×/L,嗜酸性粒细胞比例0.,皮下结节较前减少和缩小。痊愈出院。
2讨论
肺吸虫病可累及多个组织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且早期症状常不典型。我国主要有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并殖吸虫2种,人可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囊蚴的溪蟹、蝲蛄或进食含有童虫的野猪肉或生饮溪水而感染,而人并非斯氏并殖吸虫正常宿主,虫体入体后到处移行,在侵犯胸膜或心包时,往往会引起渗出性炎症,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移行至相关脏器,如肾脏、脑等会引起相关组织的破坏或病变;移行至皮下时可导致皮下结节等。
本例入院时主要表现为双侧胸腔积液,伴有肺部炎性浸润灶,而无结核、肿瘤及心力衰竭等,血及胸腔积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虽然在痰液及胸腔积液中均未找见虫卵,但仍提示了寄生虫感染可能。详细追问病史,患者诉3个月曾生食蝲蛄及石蟹,结合肺吸虫成虫抗原免疫皮试(+),综合体检及其他相关检查,诊为肺吸虫病,给予针对肺吸虫病的治疗后,效果显著,支持诊断。同时本例病程中出现了肾、皮下结节等肺外表现,并在治疗后好转,为斯氏并殖吸虫感染提供了依据。结合本例及文献[4]的诊疗全过程,笔者建议:(1)重视病史的采集,尤其是流行病学资料。(2)重视常规检查中的异常,如血及胸腔积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3)对于类似血浆的胸水,应该高度怀疑肺吸虫感染。
(文章来源:.11;40天津医药彭小刚等参考文献略)
?
云南省大理州斯氏狸殖吸虫病例报告()
贵阳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保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