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不能献血

2016-12-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无偿献血是一个人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但这份荣誉可不是人人都可以获得的,因为有些人真的不能献血!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暂不能献血:1拔牙或其他小手术后未满半个月;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及扁桃体手术未满三个月;较大手术后未满半年者。2妇女月经期前后三天,妊娠期及流产后未满六个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满一年者。3感冒、急性胃肠炎病愈未满一周者,急性泌尿道感染病愈未满一个月者,肺炎病愈未满三个月者。4某些传染病:如痢疾病愈未满半年,伤寒病愈未满一年者,布氏杆菌病病愈未满二年者,疟疾病愈未满三年者。5皮肤局限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一周者,广泛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两周者。6口服抑制或损害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含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类药物)停药后不满五天者。7近五年内输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8被血液或组织液污染的器材致伤或污染伤口以及施行纹身术后未满一年者。9与传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触史者,自接触之日起至该病最长潜伏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献血1

病毒性肝炎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者。

2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患者及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

3

易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的高危人群,如吸毒史者、同性恋者、多个性伴侣者。

4

麻风病及性传播疾病患者,如梅毒、淋病等。

5

该献血者的血液曾使受血者发生与输血相关的传染病者。

6

过敏性疾病及反复发作的过敏患者,如经常性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单纯性荨麻疹不在急性发作期间可献血)。

7

各种结核病患者,如肺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及骨结核等。

8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种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等。

9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以及肺功能不全等。

10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如较严重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慢性胰腺炎等。

11

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如急慢性肾炎、慢性泌尿道感染、肾病综合征以及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等。

12

血液病患者,如贫血、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各种出、凝血性疾病。

13

内分泌疾病或代谢障碍性疾病患者,如脑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糖尿病等。

14

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如脑炎、脑外伤后遗症、癫痫、精神分裂症、癔病及严重神经衰弱等。

15

寄生虫及地方病患者,如黑热病、血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囊虫病、肺吸虫病及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

16

各种恶性肿瘤及影响健康的良性肿瘤患者。

17

做过切除胃、肾、脾、肺等重要内脏器官手术者。

18

慢性皮肤病患者,特别是传染性、过敏性及炎症性全身皮肤病,如黄癣、广泛性湿疹及全身性牛皮癣等。

19

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视神经炎及眼底有变化的高度近视等。

20

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胶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

21

克-雅(Creutzfeldt-Jakob)病患者及有家族病史者,或接受可能是来源于克-雅病原体感染的组织或组织衍生物(如硬脑膜、角膜、人垂体生长激素等)治疗者。

22

某些职业病患者,如放射性疾病、尘肺及有害气体、有毒物质所致的急、慢性中毒等。

23

眼镜度数超过度者不建议献血,防止发生视网膜脱落情况。

温馨提示

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献血前,首先自己不能生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女性最好不是在经期或临近经期献血,此外,孕妇、儿童、老人和体重小于90斤的人士都不能参与献血。

2、献血前一天,要早睡,保持一个正常的睡眠状态,同时,早上吃得清淡和均衡一些,让自己充满正能量。(不要空腹)

3、献血前后,不能喝酒、吸烟、注射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要全部改正掉。

4、献完血后,最好吃一些能补血的食物,如红枣、牛奶、紫薯、核桃等帮助你的造血系统尽快恢复,防止和避免贫血、头晕、耳鸣等问题。

5、献完血不能参与剧烈的运动,会造成肌肉横纹溶解,危及生命安全,最好是散散步,或睡个午觉,来补充下体力。

寻医问药网

寻医问药网成立于年,隶属于闻康集团,是中国最大的一站式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秉承“为全民健康导航”的使命,不断为广大网民提供实用、便捷的健康服务。









































北京白癜风手术需要多少钱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专科最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cnygtex.com/nxcbys/26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