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寄生虫入脑除了福寿螺,这些海鲜
2018-7-1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近日,微博网友
郑一诺er发表微博,讲述了今年二月底蜜月旅行时误将福寿螺当成田螺食用,导致寄生虫入侵脑部的恐怖经历。怀孕的她做了6次腰部穿刺,扎了近瓶水,吃了十几盒打虫药,因为药物和激素作用身体变形,被迫进行了药物人流。
由于这是微博上的内容,是否真实还有待核实,可能并非为事实之全部或部分。但是里面提到了一样东西——福寿螺。
专业人士总结:福寿螺的外壳颜色呈黄色,田螺的外壳颜色则为青褐色。福寿螺椎尾则平而短促,田螺的椎尾长而尖。福寿螺螺盖则偏扁,田螺的螺盖形状比较圆。福寿螺的肉颜色较浅,多为黄白色,而田螺的肉多为青褐色。
▲左边是田螺,右边是福寿螺(图自网友)
看完微博原文,小编不禁背后发凉,寄生虫入脑实在太恐怖了!
在小编印象中,容易携带寄生虫的可不止福寿螺一种。小编手贱,上网随便一搜,果然,小编爱吃的很多鱼、虾、蟹、贝类海鲜都容易被寄生虫污染。所以,小编今天要给大家聊一聊海鲜与寄生虫的话题。(其实小编内心是拒绝的,想想就头皮发麻,可是为了大家的健康,还是硬着头皮编辑此条推文。)
“西风起,蟹脚痒,金秋正好吃蟹黄”。今天立秋,小编预测用不了多久,一大波螃蟹将爬上你的餐桌。想想就忍不住咽口水有木有?可是小编今天扫你的兴了,因为螃蟹也是有可能携带寄生虫的,如果食用不当则可能带来致命后果。
辽宁电视台报道,湖南男童洋洋突生怪病,就连走路都变的很困难。在父母的带领下,医院检查,谁知结果令人心惊。
医生通过X光诊断发现,洋洋的体内长满了寄生虫,这些寄生虫保守估计有条之多,其中一部分已经入侵身体器官,脑部、胸腔和腹腔都出现了明显的空洞。
医生表示,洋洋体内是一种名为肺吸虫的寄生虫,一旦进入人体就会到处游走“四处为家”,还会以人体组织为食。而洋洋感染这种可怕寄生虫的原因就是生吃了带有肺吸虫卵的螃蟹所致。
或许你会说这只是个例,不足畏惧!不好意思,小编要告诉你,就在上个月,在浙江金华务工的罗女士就因为吃了医院,经过抗寄生虫治疗病情才稳定了下来。
医生介绍,患者是因胸痛、胸闷,还伴有医院。经过CT检查,发现其双侧胸腔有积水。“当时我们就察觉到这不是常见的肺部疾病,经过逐一排查,最终将病症锁定在肺吸虫病上,并最终得以确诊。”经过问询,医生发现,她在两个月前曾进食过未煮熟的鱼虾,很可能就在那时让肺吸虫进入体内寄生。
肺吸虫肺吸虫是一种寄生虫,人和牛、羊等是它的终宿主,终宿主排出虫卵至水中,经过中间宿主,比如在螃蟹等海鲜、河鲜体内发育成囊蚴。人生食这些食物,就会令囊蚴随之进入体内,并在消化道里破裂,幼虫得以脱出穿过肠壁进入腹腔,再穿过横膈进入胸腔和肺,在肺内发育为成虫,从而引发肺部的不适,例如引起咳嗽、咳血、腹痛、腹泻等症状,有的虫体甚至可沿人体的颈内动脉进入颅脑,侵犯脑组织,引发瘫痪、麻木、失语等。
医生提示: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一定要牢记病从口入,感染肺吸虫的人多半是喜欢吃海鲜的人,特别是生吃海鲜,例如生鱼片、生鱼粥、醉虾蟹等,虽然味道鲜美,但隐患很大,很多海鲜如鱼、虾、蟹等是寄生虫或病菌的宿主,生吃很容易令包括肺吸虫在内的某些寄生虫随进入人体内。海鲜、河鲜、肉类一定要煮熟煮透才能食用。
寄生虫的种类可不止肺吸虫一种,还有很多。
据上海电视台报道,年轻小伙小李半年前开始受到双下肢麻木疼痛的困扰,始终感觉两腿无力。医院,却没有查明原因。最终,医院神经外科寻求帮助。胸椎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小李的脊髓内有“疑似”肿瘤的病变。医生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决定手术探查。当打开患者胸椎椎板,切开时,显微镜下的不是肿瘤,而是一条正在扭动的细长乳白色寄生虫,医生将其钳出,竟有18厘米长。后经寄生虫研究所专家鉴定为曼氏裂头蚴。小李是浙江人,对海鲜情有独钟,尤其喜欢路边摊的鱿鱼、贝类烧烤。对此,救治小李的医生说,从业多年,他曾数次从患者脑海中“捞”出寄生虫。这些寄生虫是如何“钻”进人们的身体呢?未煮熟的食物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曼氏裂头蚴:曼氏裂头蚴是一种寄生虫,寄居大脑、脊髓后会让人产生喷射状呕吐、抽搐、昏厥、癫痫、截瘫等症状。
医生提示:很多人认为,来自深海的鱼类没有污染,可以放心食用,这是一个误区。保存、运输方式不当,会使海鲜产生大量细菌、寄生虫,当人们食用这些食物时,也同时吃进了病原体。此外,人们要避免“野泳”,在野外,寄生虫通过开放性伤口、皮肤黏膜进入身体,此前美国也曾有女患者因游泳被寄生虫“吃掉”大脑而丧命。
除了肺吸虫和曼氏裂头蚴,还有一种叫异尖线虫的寄生虫,也较为常见。
去年9月,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专家一行到如东县疾控中心进行鲜活海产品寄生虫感染情况现场调查和检测指导工作。调查的海产品包括带鱼10条、小黄鱼10条、鲳鱼10条和板鱼6条。经检测并用显微镜镜检,近一半的带鱼和小黄鱼均查到活的异尖线虫,鲳鱼和板鱼未查到。
你不会又以为这是个例吧?
NO!NO!NO!家住辽宁葫芦岛都市花园附近的张女士,买了条鲅鱼回家,到家里之后把鱼收拾好之后,就出去办事了,晚上回家准备做鱼的时候,惊呆的一幕发生了,她发现收拾好的鱼内脏上全是虫子,爬来爬去的,十分恶心,看到这一幕让她想起了新闻上播的寄生虫。年,山东青岛等地在面条鱼身上也发现了该种虫子。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病害与免疫实验室专家介绍说:“这种虫子是一种寄生虫,大多数鱼上都有寄生虫。通过照片来看,就是异尖线虫,它们一般在面条鱼、黄花鱼、鲅鱼身上,寄生在内脏等部位。
异尖线虫异尖线虫是属于线虫的一种寄生虫,通体白色,一端略显暗沉,其生命的循环透过鱼类和海洋中的哺乳动物来完成,不能利用人类发育成熟而完成生命周期。
异尖线虫的中间宿主多为海洋鱼类,若人类因为生食海鱼而吃进异尖线虫,主要会存在于胃部中,而人体内的胃酸并不能把它们杀死,所以就会受到感染。感染后,轻者可能仅有胃肠不适,重者可能表现为在进食后数小时上腹部突发剧痛还伴随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由于异尖线虫有很强钻透性,严重的会使寄生虫把胃壁钻透,造成胃穿孔,甚至会进入到肌肉中。一些症状由于发病急骤,并且酷似外科急腹症,所以也常常会导致临床误诊,以致耽误治疗。
医生提示:鱼活的时候寄生虫只在肠道内多一些,一旦上岸冰冻,就会迅速繁殖。新鲜的海鱼最好尽快食用。高温煮熟和低温冷冻是消灭线虫的最有效方法。
目前,胃肠道异尖线虫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可在胃镜下将虫体取出。
由于寄生虫的图片太过恶心,小编没有贴出各种寄生虫的图片。但是小编还是要敲黑板、划重点!!!
食亦有道,答应小编,食用海鲜一定要煮熟煮透,不要吃生的或半熟的,好不好!好不好!好不好!
苦口婆心(文章转自观沧海)
(编辑:蒋倩竺,审核:黄梅霞)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