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常见疾病的处理与预防

2016-11-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导读: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南方部分省区连续遭受强降雨袭击,灾情十分严重。湖北告急!安徽告急!湖南告急!江苏告急!

洪涝灾害破坏人们的生存环境,水源被污染。人们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被破坏的同时,洪涝灾害还直接损害“宿主”,使灾民的生命安全和疾病的流行处于危险因素之中,对传染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产生影响,易导致多种疾病的流行。

6大类常见洪涝易发疾病的预防知识

洪涝易发疾病之一:痢疾

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此病发病较急,主要症状有发热、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等。如治疗不彻底,可转为慢性,时间稍长可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在痢疾流行季节,如有小儿发烧、抽风,即使没有腹泻也要考虑到中毒型痢疾的可能,医院救治,不可延误。

传播途径:比较广泛

1、若病人与带菌者的粪便处理不当,水源保护不好,被粪便污染的水未经消毒饮用,都会引起菌痢暴发。

2、洪水后,植物上面容易留存有痢疾杆菌,特别是一些瓜果、蔬菜的表面,人们食用生冷食物的过程中极易被感染。

3、洪水过后苍蝇很容易滋生,苍蝇有粪、食兼食的习性,极易造成食物污染。

预防:注意事项多

1、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厕所及粪便管理,消灭苍蝇孳生地,发动群众消灭苍蝇。

2、加强饮食卫生及水源管理,尤其对个体及饮食摊贩做好卫生监督检查工作。

3、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吃变质和腐烂食物,不吃被苍蝇沾过的食物。

4、不要暴饮暴食,以免胃肠道抵抗力降低。

洪涝易发疾病之二:红眼病

红眼病是由于细菌感染所致的一种常见的急性流行性结膜炎,患病早期,病人感到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眼睛像进入沙子般地滚痛难忍,紧接着眼皮红肿、眼眵多、怕光、流泪,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手

1、红眼病该病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最常见为眼—手—眼的传播。

2、接触病人用过的毛巾、手帕、洗脸用具、电子游戏机、电脑的键盘等,或到病人接触过的泳池、浴池等地方游泳、洗浴,都有可能感染此病。

预防:避免用手揉擦眼睛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剪指甲,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洗手液或肥皂洗手,避免用手揉擦眼睛十分重要。

2、各人的毛巾、脸盆、手帕应当单独使用,不用与病人共用同一脸盆、毛巾。

3、得了此病不要去公共场所。

洪涝易发疾病之三: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一定要在发热期识别病情,发热期主要症状是:起病急、发冷、高热,体温常达39~40℃,持续3~7天;患者常极度疲乏,剧烈头疼,腰痛,眼眶痛。

传播途径:老鼠直接向人传播

1、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

2、进食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接触被鼠咬伤破损的皮肤、鼠类排泄物、老鼠体表寄生的螨类叮咬人,均可得此病。

预防:灭鼠是根本措施

1、灭鼠、防鼠是的预防关键措施,在灾区可采取各种办法开展灭鼠活动。

2、搞好环境卫生和室内卫生,保管好食品,严防鼠类污染食物,清除垃圾,消灭老鼠的栖息场所。

3、做好个人防护,切忌玩鼠,被打死的老鼠要烧掉或埋掉。

洪涝易发疾病之四: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一种人和动物都能受传染的寄生虫病,成虫一般寄生在人、牛、猪或其它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和门静脉的血液中,部分患者局部出现丘疹或荨麻疹,有的患者除发热外,伴有腹痛、腹泻、肝脾肿大等症状。

传播途径:被污染的水源

1、人、牛和不圈养的猪是主要的传染源,有此病的人或者动物的粪便含有虫卵,被粪便污染的水源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2、洪水过后,残留下来的水是血吸虫生存的环境,人或动物接触疫水就有可能被感染。

预防:避免接触疫水

1、消灭钉螺,尽量避免接触有钉螺分布的灾区水源,防止人、畜粪便污染水源。

2、必须下水劳动的人要穿防护靴、防护眼镜或使用防护药品,严禁儿童接触疫水。

3、提倡用井水,使用河水时,先放几天再用漂白粉消毒后才使用。

洪涝易发疾病之五:霍乱

霍乱是一种急性腹泻疾病,主要表现为剧烈的吐泻,常常先腹泻,再呕吐,也有不呕吐的。排出大量淘米水样大便,迅速引起严重脱水,造成周围循环衰竭发生休克,如治疗不及时,可在发病后几小时到十几小时内迅速死亡。

传播途径:霍乱病人的粪便

1、霍乱病人是重要的传染源,霍乱弧菌从病人粪便排出后,造成污染水源,污染的水源成为最重要的传播途径,直接或间接污染食物、食具和其它日常生活用品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2、苍蝇、蟑螂等害虫也是重要的传播媒介。

预防:隔离病人最有效

1、管理好水源、饮食,处理好粪便,消灭苍蝇,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2、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可接种霍乱疫苗。

3、及时发现并隔离病人,做到早隔离、早治疗,对接触者需留观5天,待连续3次大便正常方可解除隔离。

洪涝易发疾病之六:疟疾

疟疾,由于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传播途径:主要蚊虫媒传播

带有疟疾虫的疟疾病人及带动物是疟疾的传染源,疟疾是一般由不流动的水中所繁殖的蚊子传染给人类的,且只有末梢血中存在成熟的雌雄配子体时才具传染性。

预防:防蚊灭蚊是关键

1、蚊媒防治主要包括各种防蚊灭蚊措施,如使用纱窗、纱网、蚊帐和各种防蚊灭蚊药物等。

2、清除室内外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地。

3、积极治疗病人,及时发现,及时根治。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
治疗白癜风好的医生

转载请注明:
http://www.cnygtex.com/nxcbzz/13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