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肝片吸虫病首选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

2017-10-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肝片吸虫病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之一,人和其它畜禽均能感染。肝片吸虫体扁平,外呈叶片状,从胆管中取出时呈棕红色。本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珠肝炎和胆囊炎,并发生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不良,尤其对幼畜危害相对严重,发育不良或引起大批死亡。

一、临床症状:春未至夏秋季发病率较高。病初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腹泻。可视粘膜苍白,严重贫血,逐渐消瘦,生长发育弛缓,病畜被毛粗乱,眼脸、胸腹下水肿。腹泻,粪便呈粥样,或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病畜极度衰竭而发生死亡。

二、病理变化:肠壁和肝组织损伤,肝肿大,肝包膜上有纤维素沉积,引起慢性胆襄炎、慢性肝炎和贫血。

三、诊断要点: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特点,粪便及解剖等综合进行判定。

四、预防与治疗:①注意牛羊饮水和饲草卫生,定期对圈舍消毒和动物进行驱虫。②驱治肝片形吸虫的药物,应首选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因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牛、羊肝片吸虫病驱治药物,可以同时驱杀成虫和幼虫。它具有高效、低毒、使用方便、用量少等优点,现已取代四氯化碳、六氯乙烷和硫双二氯酚而成为最有效、常用的治疗肝片吸虫病药物。其用量为:牛羊皮下或肌内注射:一次量,每kg体重,牛5~10ml;羊10~20ml

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

兽用非处方药

通用名称: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

商品名称:

英文名称:ClosantelSodiumInjection

汉语拼音:Lüqingdianliu’annaZhusheye

氯氰碘柳胺钠

本品为淡黄色或黄色的澄明液体。

药效学本品对牛、羊片形吸虫、捻转血矛线虫以及某些节肢动物均有驱除活性。对前后盘吸虫无效。对多数胃肠道线虫,如血矛线虫、仰口线虫、食道口线虫,驱除率均超过90%。某些羊捻转血矛线虫虫株能对本品产生耐药性。氯氰碘柳胺钠可有效驱除犬钩虫,但对体内的幼虫则无效。还可预防或减少马的普通圆线虫感染。此外,对一、二、三期羊鼻蝇蛆均有%杀灭效果,对牛皮蝇三期幼虫亦有较好驱杀效果。其抗虫机制是通过增加寄生虫线粒体渗透性,对氧化磷酸化进行解偶联作用,从而发挥驱杀作用。药动学氯氰碘柳胺在绵羊体内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很高(>99%),因而消除半衰期长达14.5天。药物主要经粪便排泄(80%),不足0.5%的药物经尿排出体外。

抗蠕虫药。主要用于防治牛、羊肝片吸虫、胃肠道线虫病及羊鼻蝇蛆病等。

皮下或肌内注射:一次量,每1kg体重,牛0.05~0.1ml;羊0.1~0.2ml。

线虫病

牛每kg体重,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1支)+盐酸左旋咪唑注射液(1支),混合后肌肉或皮下注射10ml,一日一次,可采用分点注射,重症者可第7天再使用一次。

羊每50kg体重,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1支)+盐酸左旋咪唑注射液(1支),混合后肌肉或皮下注射5ml,一日一次,重症者可第7天再使用一次。

牛羊肝片吸虫

皮下或肌内注射:一次量,每1kg体重,牛0.05~0.1ml;羊0.1~0.2ml.

如伴有发热症状可同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一次量50~ml,或同时使用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牛羊kg体重4ml.

按规定的用法用量使用尚未见不良反应。

牛、羊28日;弃奶期28日。

10ml∶0.5g

10ml×10支×40/箱

遮光,密闭,在阴凉处保存。

赞赏

长按







































北京平价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
http://www.cnygtex.com/nxcbzz/59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