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脑起搏器植入治疗重度帕金森病

2018-2-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74岁的陈奶奶患有帕金森病20余年,近年来逐渐加重,双手抖动,肢体僵硬,行动困难,体质严重下降,并伴有幻觉、厌食等症状,生活不能自理。我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刘爱军为其实施了立体定向下脑深部刺激器置入手术(脑起搏器置入术),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于近日康复出院。

据家人介绍,患者起病之初主要表现为反应迟缓,双手阵发性抖动,由于不影响日常生活而未予重视。后病情逐渐加重,双手抖动加剧,灵活性下降,肢体也变得僵硬,甚至影响到走路。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病,进行药物治疗,症状有所缓解。近年来服用药物剂量越来越大,但效果越来越差,生活不能自理,还伴发幻觉、厌食等药物副作用,7月初到我部神经外科求治。

搏器治疗帕金森病示意图

该科主任张志文教授多次组织全科会诊并对患者病情及以往治疗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认为患者病程长,继续药物治疗不仅效果差,而且会产生严重副作用,决定为其实施脑起搏器置入术。但患者有严重的先天脊柱侧弯畸形和营养不良,脊柱侧弯使患者难以平躺,影响立体定位的精确性,而营养不良容易导致术后感染,影响手术的预期效果。他们会同放射科等相关科室精心制定了个性化方案,顺利解决了术前定位的难题。

手术过程

在张志文教授的指导下,由刘爱军操刀为患者成功实施了脑起搏器置入手术,将两根脑深部电极植入患者双侧丘脑底核,脉冲发生器和锂电池放置在患者锁骨下方的皮下脂肪内。术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调理下,患者顺利度过营养支持、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及深静脉血栓等险关,切口愈合良好,脑起搏器预设参数工作正常,患者双手抖动、肢体僵硬等症状明显改善。刘爱军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患者有希望达到生活自理,生活质量会明显提高。

刘爱军介绍说,帕金森病是中老年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在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达1.24%。近年的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帕金森病有明显增多趋势,发病年龄也在逐年降低。药物是治疗帕金森病的首选,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改善患者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药物疗效会越来越差,并发严重的药物副作用。脑起搏器植入术是帕金森病治疗的一次飞跃,手术安全性高、创伤小、不破坏脑组织,避免了由于神经核团破坏引起的并发症。是一种微创、可逆、可调的治疗方法。近10年来,脑起搏器治疗已经基本取代毁损性手术,成为外科治疗帕金森病的常规。早期文献主张在帕金森病中、晚期植入脑起搏器治疗,最新有文献报道帕金森病诊断明确两年就可应用,绝大部分患者接受脑起搏器治疗后运动症状得到全面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有的能够重返工作岗位。

小贴士由于帕金森病起病缓慢,往往不被人注意,很多病人被误诊为颈椎疾病、脑血管疾病等而延误治疗。刘爱军提醒说,出现肢体抖动、肌肉僵直、运动迟缓、走路拖步等症状时,医院就诊,排除是否得了帕金森病。

文/张献怀图/范萍张铁编辑/鲁思佳

选题通联:中心传真:

赞赏

长按







































哪治白癜风最好
哪里治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cnygtex.com/nxcbzz/63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