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从口入肝吸虫病,离你可能只有一顿生鱼
2018-6-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炎炎夏日里
来一份新鲜爽口的鱼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然而美味归美味
你知道淡水鱼生里可能含有肝吸虫吗?
爱吃鱼生的你们要注意啦
一定要小心肝吸虫感染!
是它!是它!就是它!
具有高破坏力、强战斗力与顽强生命力的
——肝吸虫!
●婴幼儿时期(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居住于淡水螺体内;●青少年时期(囊蚴):居住于淡水鱼、虾等的体内;●成年时期(成虫):居住于人等动物的肝胆管内。
肝吸虫病
又称华支睾吸虫病。成虫寄生于人体的肝胆管内。因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鱼或虾而感染。
一般广东、广西等地人群肝吸虫的感染风险最高。
症状不明显
危害却不容忽视
轻度感染时,无明显临床症状,潜伏期较长。但重度感染时,会出现腹痛、腹泻、肝区隐痛、肝肿大等症状。时间更长的话,可进一步导致肝硬化和腹水、胆囊炎、胆管阻塞,甚至胆管癌。
预防措施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吃生的或没煮熟的鱼虾等水产品。食用时,保证至少煮沸5分钟以上再食用。
用来处理生熟食品的刀、砧板要分开,不可混用;盛过生鱼的各种用具要洗刷干净。
不要拿生的鱼鳞、鱼内脏、鱼鳃等喂狗、猫,洗鱼的生水也不能用于喂猪或其他家养动物。
对于进食过淡水鱼生的人来说,医院检查,一旦发现感染肝吸虫就要进行驱虫治疗。
常见误区
1
误区1:酱油、芥末等调味料能杀死肝吸虫?
正解:不能!肝吸虫的囊蚴对调味品的抵抗力比较强,调味品短时间内无法起到杀虫功效。
2
误区2:喝白酒可以杀虫?
正解:不能!喝白酒不但杀不死肝吸虫,反而会加重对肝脏的负担。
3
误区3:与别人共餐时有鱼生,自己不食用鱼生,会感染吗?
正解:有这样的可能性,因为寄生在鱼肉上的肝吸虫囊蚴可污染到筷子,交叉污染到别的热菜。
—END—
来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广东疾控、检验医学网
编辑:健康龙华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