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囊虫病

2018-10-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脑囊虫病是由寄生虫(猪绦虫为主)所传染的一种顽固性颅脑内疾病。该病约占囊虫病的80%以上。是由于口服了猪肉绦虫虫卵,发育成囊尾蚴,经消化道穿出肠壁进入肠系膜小静脉,再经体循环而到达脑膜、脑实质以及脑室内。可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及混合型。患此病后脑组织及大脑中枢损伤严重,头疼、浑身无力、肢体运动障碍,最严重的是继发癫痫,视物不清,甚至失明等。

概述

脑囊虫病系猪囊尾蚴寄生于脑内引起的一种疾病。在我国以东北、华北地区多见,西北地区及云南省次之,长江以南少见。经由多种途径进入胃的绦虫卵,在十二指肠中孵化成囊尾蚴,钻入肠壁经肠膜静脉进入体循环和脉络膜而进入脑实质、蛛网膜下腔和脑室系统,引起各种损害。   

病因

囊尾蚴引起脑病变的发病机理主要有:

①囊尾蚴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和破坏;

②作为异种蛋白引起的脑组织变态反应与炎症;

③囊尾蚴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引起颅内压增高。

囊尾蚴侵入脑后各期的主要病理变化如下。早期可见活的囊尾蚴,囊的大小不等,最小的约mm,一般约5~8mm,头节如小米大小,灰白色,囊内有透明液体。囊的周围脑组织有炎性反应,为中性多核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胶原纤维,距囊稍远处可有血管增生、水肿和血管周围单个核细胞浸润。后期囊壁增厚,虫体死亡液化,囊液混浊,囊周呈慢性炎性改变,囊液吸收后,囊变小或为脑胶质组织所取代而形成纤维结节或钙化。脑室内的囊尾蚴可引起局部脉络膜炎,颅底的囊虫可引起蛛网膜炎。   

临床表现

常有食用米猪肉或被绦虫节片污染食物史。根据侵入神经组织的囊虫数目、部位不同而出现炎性反应和中毒刺激症状。临床表现特点可分为以下类型:

一、症状

1、癫痫型:最多见。发作类型常见的有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及其连续状态,部分性运动发作和复合性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等。发作多于皮现皮下囊虫结节半年之后,亦可于多年后始有发作。

、颅内压增高型:主要表现有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视乳头水肿,可伴有癫痫发作、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如出现偏瘫、偏盲、失语等局限性神经体征可称为类脑瘤型。少数患者在当头位改变时突然出现剧烈眩晕、呕吐、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和意识障碍,称Brun综合征,系囊虫寄生于脑室内的征象,是为脑室型。

、脑膜脑炎型:系囊虫刺激脑膜和脑弥散性水肿所致。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及发热,还常同时有精神障碍、瘫痪、失语、癫痫发作、共济失调和颅神经麻痹。脑脊液白细胞数明显增加,且嗜酸性粒细胞占优势。

4、单纯型:无神经系统症状,且无明显的皮肌囊虫结节,由于诊断方法的进步,(如CT等)而被发现。如患者不能提供明确的绦虫病史,较易误诊。

此外,还可表现为智能减退、失语、偏瘫、锥体外系症状等不同部位受损的表现。当囊尾蚴的幼虫同时大量进入血流时可出现发热、荨麻疹及全身不适。

二、体检发现

根据不同的临床类型,体检中可有不同的临床体征。

1.皮下结节。多数病人可触0.5-1.5cm质地坚实、皮可自由移动、无压痛的圆形或椭圆形的皮下结节,活检可确诊。

.局灶体征。脑实质内的囊虫由于周围炎性反应,可出现病灶局部脑功能障碍的相应体征,如单瘫、偏瘫、共济失调、锥体束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等。高颅压型可见视乳头水肿,视力下降。 

检查

1、血液及脑脊液检查:嗜酸粒细胞增多;

、囊虫补体结合试验阳性;

、粪便检查发现绦虫卵或节片;

4、腰穿颅压可增高,脑脊液细胞学、蛋白均可增高。

5、头颅CT或MRI检查颅内可见到多个散在病灶常能明确诊断。[1]

鉴别诊断

①有便绦虫史和食米猪肉史;

②具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③活检及病理证实为囊性结节;

④囊虫免疫学检查阳性;

⑤脑脊液压力增高,嗜酸性白细胞数增多;

⑥头颅CT及MRI扫描符合囊虫改变;

⑦脑电图有异常等,不难与其他疾病引起的脑膜炎、颅内高压以及原发性癫痫相鉴别

并发症

脑囊虫病可伴发癫痫,也可与眼部囊虫合并存在,伴有不同程度视力下降。

治疗

一、囊虫病的治疗:常用的药物有:

1.吡喹酮:系一种广谱的抗蠕虫药物,对囊虫亦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常用的剂量为10mg/kg,分6天(每天三次)口服。服药物囊虫可出现肿胀、变性及坏死,导致囊虫周围脑组织的炎症反应及过敏反应,有的患者还可出现程度不等的脑水肿,脑脊液压力与细胞数增高,严重者甚至发生颅内压增高危象。

.丙硫咪唑,亦系广谱抗蠕虫药物。常用剂量为每日15-0mg/kg,连服10天。常见的毒副反应有皮肤瘙痒、荨麻疹、头昏、发热、癫痫发作和颅内压增高。

.甲苯咪唑:常用的剂量为mg,次/d,连续三天,常见的毒副反应有腹痛、腹泻、皮肤瘙痒和头痛等。

为了减免抗囊虫治疗过程中在体内大量死亡所引起的过敏反应,一般均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如吡喹酮先从mg,次/d起用,如无不良反应,每次递增mg,直至达到治疗剂量时再持续用6天后停用。在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后应及时用甘露醇等脱水药物治疗,还应酌情并用类固醇激素等。如发生严重颅内增高,除及时停用抗囊虫药物及脱水、抗过敏处理外,还可应用颞肌下减压术,以防止颅内压增高危象。

脑囊虫病的中医中药治疗肠道绦虫,空腹服南瓜子仁粉50-90克,小时后服槟榔煎液(槟榔片80克加水ml煎至-00ml)再过半小时服50%硫酸镁50-60ml。一般三小时内即可排出虫体。

二、手术治疗:确诊为脑室型者应手术治疗。其次,对颅内压持续增高,神经体征及CT证实病灶甚局限的患者亦可考虑手术治疗。

三、驱绦虫治疗:对肠道仍有绦虫寄生者,为防止自身再次感染,应行驱绦虫治疗。常用的药物为灭绦灵(氯硝柳胺),克,嚼碎后一次吞服,服药后-4小时应予泻药一次以排出节片及虫卵。[]   

预防

脑囊虫病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癫痫等。囊虫病的防治主要是不吃生菜、生肉,饭前便后要洗手,以防误食虫卵。另外,猪肉最好在零下1至1摄氏度的温度中冷冻1小时后食用,这样可以把囊尾蚴全部杀死。如果一旦发病要入院治疗。

近年来吃生鱼片成为城里人餐饮的时尚,而肝吸虫就寄生在鱼体内,吃了带有肝吸虫的生鱼片,肝吸虫就进入了人体。得了肝吸虫病,最明显的症状是厌食、恶心、肝区腹胀、浑身无力,严重的肝功能有改变。预防肝吸虫病,主要是不吃生的或不熟的鱼虾,注意分开使用切生、熟食物的菜刀、砧板及器皿。

针对如今养宠物家庭越来越多的情况,宠物与人接触,体内的弓形虫会寄生到人体内。患者偶而伴有低烧、头痛等症状,特别是偶发癫痫。一般成人染上弓形虫对身体危害不大,但孕妇感染上会造成胎儿畸形。防止其流行主要是在预防。

本词条涉及疾病类描述和医疗建议仅供参考,如遇医院就医。

赞赏

长按







































儿童白癜风能治好吗
北京中科崔永玲

转载请注明:
http://www.cnygtex.com/nxcbzz/75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