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可能是脑部疾病危险信号,千万别不当回
2021-2-1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程少为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05703.html
点击上方蓝字 1、脑功能障碍
由于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良、脑细胞衰退等原因对生理功能产生影响,引发手抖。
抖动表现:多表现为微小动作的手抖,尤其在写字时更为明显,多发生在一侧。
2、小脑半球疾患
这是由于肿瘤、小脑萎缩等导致的手抖现象。
抖动表现:其特点是意向性震颤,即静止时不抖,运动时抖动。如果用手指向鼻尖,手会发抖且指向不准确。
3、预期焦虑症
这种症状常常发生于某个使人感觉到恐惧的情境。
抖动表现:例如,在公共场合,你非常担心别人 4、特发性震颤
这种疾病的病因不明确,主要累及上肢和头部。
抖动表现:做精细动作时出现手抖,如写字、持筷子、扣纽扣等。情绪紧张、疲劳时手抖更明显,处于精神松弛或休息时,症状会减轻或完全消失。喝酒后症状可减轻。
5、帕金森病
这是一种发生于老年人的退行性疾病,除手抖外,还伴有动作缓慢,肢体僵硬,平衡功能差等症状。如果不治疗,症状将越来越重。
抖动表现:典型的症状是一侧或双上肢,尤其是远端出现不以意志为转移的抖动,紧张激动时加重,安静时消失。
手部的运动尤其有助于健脑,如搓擦两手、手攥四指、四指攥住拇指、两手握拳轻轻相撞都是很好的方式。这样做可推迟脑细胞衰老,延缓小脑萎缩的进程。
6、血压不稳定
血压不稳定也是导致自身的手抖的原因之一,因为血压升高会刺激人体的交感神经,从而使之兴奋,这样就是导致心慌的出现,也就使心率失常,从而是人出现手抖的现象。所以,想要缓解手抖这一症状,要控制自身的血压。
手出现抖动是人们易忽视的,但实际上手抖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先兆。如果发现老人有手抖动的情况,医院检查治疗。那么,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手抖呢?
预防手抖的方法
1、睡眠要充足。除了晚上休息好之外,中午也要养成小睡的良好习惯。
2、坚持锻炼。常进行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活动,增强体质。
3、饮食要规律。多餐少食,清淡为主,多吃维生素、高蛋白、木耳、香菇等食物。
4、加强脑部锻炼。手部的运动尤其有助于健脑,如搓擦两手、手攥四指、四指攥住拇指、两手握拳轻轻相撞都是很好的方式。这样做可推迟脑细胞衰老,延缓小脑萎缩的进程。
·温吉焕主任·
脑病学科带头人
BTV《生活面对面》客座嘉宾
CCTV《走进医师》专访嘉宾
温主任专注脑病研究30余年,擅长中医辩证治疗脑梗后遗症、大小脑萎缩、脑白质病变、脑血栓后遗症、脑外伤后遗症、帕金森、震颤、痴呆、脑供血不足等脑部疾病;对头晕、手抖、头抖、健忘、记忆力减退、口齿不清、肢体麻木等病症疾病,通过切脉+面诊,可精准诊断病因,标本兼治。临床帮助很多脑部疾病患者摆脱疾病困扰,深受老百姓喜爱。
一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