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疾病的三级预防

2016-11-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预防疾病,就是让我们不会生病吗?不完全是。预防医学,把疾病的预防分为三级,只有一级预防的目标是“不生病”,而实际上,随着科学快速发展,公共健康的普及,健康意识的普及,针对一级预防的新办法已经越来越少了。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治未病”,发现人们患病的高危因素,纠正患病的高危因素,让人们远离患病可能。一级预防的案例,在社会快速上升期是非常常见的,由于一级预防的开展,人口平均寿命迅速提升,患病率、死亡率急速下降。比较经典的案例,我国解放后在一级预防工程上有不少经典案例,比如,在水井边上砌上一圈石头,就能预防村民发生腹泻,在厨房修烟囱,就能降低村民慢支炎、哮喘的发病率,长江流域丁螺的治理有效遏制了血吸虫病的流行。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善,这样简单的方式就能实现疾病一级预防的事情已经越来越少,尤其是针对某个人、某一种病而言。

一级预防涵盖的范围很广,健康教育、环境保护、计划免疫等都算一级预防的范畴。甚至包括新闻媒体的健康科普,也能算成疾病的一级预防,不过有个前提,那要是正确的科普,打科普幌子制造恐慌骗钱的不算。

二级预防:“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疾病的发生已经不可避免,我们希望再早期发现它,让它的发展变化在我们的掌控之中,这样我们就能选择更合适的时机去对付它。

三级预防:临床预防(防死、防残)。其实就是治病了。病已经全面出来了,也就是琢磨着怎么减少损失吧。通过临床策略的制定,规范化的治疗,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生活治疗延长生存期。

一级预防是个大“忽悠”,潜藏着巨大的“忽悠”商业价值(随便一个领域,就号称有多少多少个亿的潜在市场)。

公众对于一级预防的态度存于在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躺那儿等死型。任凭你怎么教导他,不抽烟、少喝酒、别熬夜,他会说“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雪茄,或重于茅台!”这类人的共同特点就是“不怕死”。一级预防对于这类人形同虚设。

另一个极端是闲着没事儿作死型,为了能保持“健康”,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在专研“养生之道”,全方位、多角度地汲取养生节目的各种忽悠;不是正在被忽悠,就是正在去被忽悠的路上。这类人的共同特点就是“忒怕死”。

而一级预防其实才是真正的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都不是预防而是治疗。一级预防做得好,能切实降低人群的整体患病率,提高总人口的生存质量。

而人类对疾病的预防,永远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毕竟人总会生病,人总会死,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正确对待一级预防,防患于未然,关键在于避免治病因素、改善生活习惯、正确接种疫苗。还要有正确的态度去对待生命、生活和疾病。既不能让一级预防形同虚设,也不要让所谓的“预防”变成“大忽悠”。

二级预防相当于体检,是被忽略最严重的预防。一般人都没有自觉做体检的主观驱动力,往往是因为入学、入职或者单位福利而去体检。对于没有正规单位的群众,十年不做体检也很常见。

多数时候,我们无法制止疾病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想办法让疾病在我们眼皮底下发生,这个办法就是——体检。有些疾病是完全可以把它控制在我们眼皮底下发生发展的,比如宫颈癌。作为医生,没有这个能力对你干个嘛,然后你就不会得宫颈癌了,但是因为宫颈癌的发展速度非常缓慢,往往需要5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并且宫颈是个长在外面的器官,肉眼可以看见的。通过宫颈癌筛查,我们就可以随时掌握宫颈癌从癌前病变到癌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尽可能在成癌之前就把问题给解决了。

三级预防是“真病号”!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都不是针对病人的,很多人依从性较差,说什么他也不一定信。毕竟疾病、死亡离我们那么远。而进入三级预防的人,往往听话多了,毕竟疾病、死亡离我们那么近。听话是好事,医生就喜欢听话的,但是有的人太听话了,谁的话他都愿意听,尤其是“好话”。养病是个痛苦的过程,有时候需要各种禁忌,还要长期吃药,尤其是慢性病,要是谁在这时候给忽悠一嘴,哪儿哪儿的偏方,牛逼啊,不用吃药,还不用忌这忌那病就能好!

“专家都说我病好不了,只能养着,他说我这病能好,您说我该不该信?”

回家算上一卦,“恩,还是不能信!”

睡一觉起来,“还是试试呗,试试又不误事儿!”

不试不要紧,一试就被洗脑。

对于很多进入三级预防程序的人,接纳疾病确实需要过程。不要害怕,不要抵触,不要闹情绪,也不要侥幸。这世上没有什么结果是最好的,也没有什么结果是最坏的,是好是坏,只不过取决于你内心的参照物。你需要一个正确的参照物,那就是对该疾病本身的正确认识。

铭言:防病是道,治病是道,正确的接纳疾病,也是道!

作者:郭铭川,妇产科医生,首发于我的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个好
北京白癜风怎么治

转载请注明:
http://www.cnygtex.com/nxzbyf/13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