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在全国小龙虾成最惨外来物种,没

2018-9-1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今年夏天特别炎热,与比对应,小龙虾再次作为“最红宵夜”席卷整个中国。仔细数来,仅仅三十年时间,这种自带“网红”属性的外来物种已经成为中华料理的重要部分。最初仅仅是湖北潜江和江苏盱眙的地方小吃,现在已经成为各路老饕的最爱。

那么小龙虾到底有多火?“缺货严重,价格已疯”!是对今年小龙虾的行情的总结。原因是除了南方暴雨的影响之外,主要还是需求太大。市场规模超千亿、店面数量是肯德基的3倍、万从业人员……来自《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显示。

《报告》统计,年至年,全国小龙虾养殖产量由26.55万吨增加到85.23万吨,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小龙虾生产国。其中仅有2.3万吨用于出口,内销占比97.8%。有媒体调侃,国人已经生生把一个入侵物种,吃成了“濒临绝种”。

小龙虾是一种淡水螯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名副其实的入侵物种。其故乡在遥远的北美洲,原栖息地墨西哥湾及密西西比河附近。年,有人从夏威夷往日本引进了20只小龙虾,想将它们培育成牛蛙的饵料。但局面一发不可收拾,到上世纪60年代,泛滥除北海道以外的全日本。年,小龙虾作为饲料、食物从日本登陆中国,经历半个世纪,从海南岛到黑龙江,从崇明岛到新疆到处都能够找到小龙虾的身影。

但在60年代之前,大部分中国人并没有将其视作食物,主要担心龙虾体内各种重金属超标,会传染肺吸虫病等等。龙虾产业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从最初的“捕捞+餐饮”,逐步向小龙虾养殖、加工、流通及旅游节庆一体化服务拓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有媒体描述,“即使经过一天的长途奔波,到地方把小龙虾从白色泡沫箱内倾倒出来,用清水浇湿后,红彤彤的小龙虾仿佛从冬眠中苏醒过来,舞动着双钳。”这也是小龙虾全国走红的关键。

如今,小龙虾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疑问地成为中国餐饮市场销售规模最大的单品,并被群众、媒体冠以“国民夜宵”、宵夜“网红”,成为夏日里的中国红。说起小龙虾为什么会走红,有人总结:“首先是好吃,第二怎么吃也不会发胖,第三就是它的社交功能。”特别适合宵夜,朋友聚餐,慢慢吃休闲地吃,不是果腹之物,却适合扎堆分享。

龙虾在合肥尤其盛行,己经成为一种文化。年“龙行天下,红动合肥”第16届中国(合肥)龙虾节于7月28日19时开幕。火红的夏夜,中国渔业协会会长赵兴武亲自为我市颁发“中国龙虾之都”荣誉称号。“合肥龙虾”的知名度也迅速提升,合肥龙虾节先后荣获“中国节庆50强”、“中国十大人气节庆”、国家地理标识商标,英国广播公司(BBC)FastTrack摄制组对合肥龙虾节进行了专访,让“合肥龙虾”享誉海内外。龙虾己成为了合肥餐饮标识产品,“吃龙虾、喝啤酒、交朋友”的餐饮文化已深入人心。

现在龙虾在合肥己不是小打小闹,己形成了集苗种繁育、生态养殖、加工出口、餐饮消费、节庆文化于一体的产业链条,成为合肥农业中最具特色、影响最广、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的典范,其经济总量突破45亿元。年,全市小龙虾养殖面积6.8万亩,产量达2.6万吨,亩均效益2-元,经济效益是传统种养的2-3倍。以富煌三珍、大鑫、同鑫为代表龙虾年加工能力近3万吨,加工产值达15亿元。

油光红亮,惹人垂涎,合肥人对龙虾的热爱,全国有名。目前在市区就有七条龙虾美食街,龙虾餐饮店已发展到余家,称霸合肥夜市。“下塘龙虾”荣获安徽省著名商标,阿胖龙虾、时代小雅和老谢龙虾分别荣获安徽知名参饮品牌。全市高峰时期日均消费龙虾80吨,去年合肥人吃掉1万多吨龙虾。

今年全省预计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90万亩,仅合肥市即达10.8万亩,其中70%都是稻虾共养。长丰县的小龙虾产量进入全国产区前30强。全市形成以稻虾轮作为主导,稻虾共作、稻鳅共作、稻鱼共作、稻鳖共作等模式全面发展。目前市场销售的龙虾近九成是“稻田虾”,一般水质较好,养出的虾又称为“清水小龙虾”。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区水稻亩产稳定在公斤以上,综合效益较水稻单作平均增加50%以上,农药和化肥使用量较水稻单作平均减少50%以上。

合肥龙虾养殖规模近年来扩展很快,龙虾市场一片红火,捕获上来的龙虾仍然供不应求。这么多龙虾都去了哪儿?大部分自产自销,一部分龙虾已经流入长三角市场,走向上海、南京等外地的餐桌。外销的龙虾一般都很大,当然价钱也不一样。今年每只重达一两的龙虾每斤达30元,8钱的20元,6钱的16元左元。合肥市先后注册了“渔知稻”、“爬行名将”、“过劲龙虾”等稻渔综合种养特色商标近20个,并且开展稻-虾、稻-鳖、稻-蟹、稻-鮰等主导技术的研究,集成推广适应于本地生态和地域条件的典型模式。

部分照片来自于网络

赞赏

长按







































偏方制白癜风
北京有效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
http://www.cnygtex.com/nxcbys/74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