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发热患者总找不出病因6张表帮你轻松

2021-2-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发热是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如何从庞大的「疾病库」里抽丝剥茧,找到病因,这是一个难题。

而血常规、血生化等实验室检查报告能给我们提供许多信息,对临床发热的诊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常规检查——血、尿、粪常规

(表1血常规各指标意义)

(表2尿常规各指标意义)

(表3粪常规各指标意义)

(二)生化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

(表4生化检查各指标意义)

(三)浆膜腔积液——胸、腹水等

注意鉴别积液的性质:漏出液(非炎性积液)/渗出液(炎性积液)。

漏出液病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各类导致蛋白质降低的疾病);毛细血管静脉压升高(充血性心衰);淋巴管阻塞(丝虫病)等。

渗出液病因:感染性(细菌、病毒、分枝杆菌等)、肿瘤、风湿性疾病各种原因的损伤等。

(表5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要点)

(四)病原学检查——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

1.病原学检查方法包括:

(1)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核酸:核酸杂交技术,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等;(2)生理、生化反应——检测代谢产物:硫化氢试验,糖发酵试验等;(3)直接鉴定——菌落特征,涂片特征;(4)血清学反应(抗原-抗体反应)——检测抗原:沉淀、凝集反应,免疫印迹等。

2.血培养注意事项

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完成

尽量在寒战时完成

同时留取双侧标木

不必强求体温标准

同时行需氧及厌氧培养

送检分枝杆菌培养及真菌培养

同时行药敏试验

及时送检,注意保存温度

(五)病理学检查——组织学检查、细胞学检查

(表6组织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优缺点)

实战演练

通过实验室检查,阳性结果能诊断疾病吗?下面来看一个病例,

一般情况:患者女性,50岁,福建宁德人

职业:海带加工

主诉:反复发热2月余

现病史:自年7月起,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6C,医院就诊,抗感染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欠佳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嗜酸性细胞增多(20-46%)、骨髓提示嗜酸细胞比例增高

影像学检查:肝脏增强CT提示为「肝内多发占位灶」

寄生虫检查:血吸虫抗体(弱+),粪检人芽囊原虫(+)

病理结果可见寄生虫成虫(大网膜),形态符合肝片形吸虫

患者最终诊断肝吸虫病。

总结:对待病因不明的患者,我们要客观看待实验结果,充分结合患者病史背景、临床特征、影像学结果,必要时诊断性治疗,从而明确诊断。

以上干货总结,都来源于上海医院5位专家精心打造的《发热的鉴别诊断与用药》课程。

想了解更多干货知识,那就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cnygtex.com/nxcbys/99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