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揭秘青蒿素是一个奇迹,一个波谲云
2016-12-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青蒿素秘闻
文/本刊记者 李 嵱
《新西部》年12月旬刊
年12月10日
青蒿素不仅被誉为“20世纪后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而且至今还是全球最佳抗疟药物。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获美国拉斯克奖而名扬天下,但在屠呦呦背后,却是中国几代科研人员为青蒿素研究而付出的艰苦劳动,其中云南、四川等西部地区的科学家更是为此做出突破性的贡献。有研究者说,“青蒿素是一个奇迹,一个波谲云诡的传奇,它只会在中国发生……”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发明在诞生近40年后,终于赢得世界的承认和赞誉。
年8月,屠呦呦获美国拉斯克奖之前,美国科学院院士路易斯·米那一行到中国了解青蒿素的发明史。他问曾经担任云南“”项目办公室主任的傅良书:“‘文化大革命’那么乱,你斗我、我斗你,为什么你们这个工作不能停?”80岁的傅良书答:“因为‘’是一个紧急战备任务,是毛主席亲自批的。”
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文革”期间,中国只有两项科研工作没停,一个是“两弹一星”,另一个就是“”。
青蒿素的发明,正是源自“文革”期间这一代号“”的军事秘密科研项目。
毛主席亲自下达的任务
傅良书是“”会议的亲历者。
年,是“文革”中连开会都找不到一个安静地方的时期。当年5月23日,国家科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在北京饭店联合召开会议,会上布置了一项秘密的科研攻关任务。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引发疟疾的疟原虫对传统治疗药物氯喹等产生抗药性,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在越南战场上交战的美越双方,都深受抗药性恶性疟疾之苦。寻找对付恶性疟疾的办法,成为决定越战胜负的关键因素。越南迫切希望中国伸出援手。
于是,中国领导人决定兴举国之力,研制抗疟新药,支援越南。这项战备援外的紧急军工任务以5月23日开会日期为保密代号,称为“”项目。
云南当时去了3个人。除了傅良书,还有昆明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和科研所副所长。两位领导因为回去还要受批判,所以他们在会上就对傅良书说:“这个事情回去只有你去张罗了,我们都无能为力了。”
按照军科院制订的规划,“”项目分为几个研究组,包括临床研究协作组、中医药协作组、化学合成药协作组以及媒介、免疫、药械等研究组。听到这个庞大的规划,傅良书心想:“到处斗得一塌糊涂,回去怎么搞啊?”
“但接受了任务就得搞啊!”回到云南,傅良书先去找省卫生厅。一位副厅长对他说:“我们厅长都被抓起来了,说是什么叛徒啦,我还准备着挨斗呢,你们去找各单位的造反派吧。”
傅良书就去各单位找造反派头头。造反派一听,“毛主席批示的我们咋能不参加?”于是,各个被选中的单位迅速成立“”课题小组,由昆明军区“”项目办公室统一布置任务。
据傅良书回忆,云南省前后组织了30多个科研机构、多名科研人员“参战”。那时候科研单位的老专家大多“靠边站”了,“参战”的大多是中青年研究人员。“云南的组织工作就这样慢慢落实下来。所以‘文化大革命’我一天也没参加造反派的活动,就忙这事了。”傅良书说。
云南属于恶性疟疾高发区,与越南毗邻,因此一开始就成为“”项目最重要的验证现场之一。“文革”如火如荼之时,全国各地的科研小分队都跑到云南,在荷枪实弹的解放军战士护卫下,深入疟区现场验证,就地开展试验。鼎盛之时,云南全省16个地州的30多个县的多个生产队都涉及该项目,“”工程的盛况可窥一斑。
据“”领导小组办公室助理员施凛荣回忆:这场轰轰烈烈的举全国之力的科研大协作项目,聚集了全国60多个科研单位,参加项目的常规工作人员就有五、六百人,加上中途轮换的,参与者总计有两、三千人之多。
但是,自年5月至年底,5年多时间过去了,国内虽然也发现了鹰爪、仙鹤草、陵水暗罗等10余种重点抗疟中草药,云南药物研究所也找出了对疟原虫有明显抑制作用的马兜科植物金不换、管兰香等草药,但遗憾的是,这些草药又都具有无法克服的毒性。草药筛选工作迟迟没有突破。
年3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中草药专业组会议上,屠呦呦作为北京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以下简称北京中药所)的代表,以“毛泽东思想指导发掘抗疟中草药”为题,报告了该所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近期抑制率可达%的实验结果,引起“”项目办公室的重视。
项目办公室立即安排对这一提取物进行临床试验。北京和海南的试验结果显示,提取物对恶性疟疾的治愈率达到90%以上。消息传来,大家深受鼓舞。
根据项目办公室的要求,北京中药所开始进行青蒿有效抗疟成分的分离,年底分得了三个单体成分,其中1个命名为“青蒿素Ⅱ”。但恰恰就在这一步,问题出现了。动物实验发现,青蒿素Ⅱ对实验动物的心脏有明显的毒性。尽管有疑虑,青蒿素Ⅱ的人体临床试验,仍然很快在海南岛展开。
遗憾的是,带去可治疗14个病例的药物,只试用了8例便终止了临床观察。结果显示,青蒿素Ⅱ对恶性疟疾疗效不佳,并出现明显的心脏毒副作用。
“”项目办公室不得不面临一个抉择:是否就此否定青蒿素?
云南药物研究所的偶然发现
就在青蒿素Ⅱ研究面临困境之时,“”项目组研究单位遍布全国的大协作方式发挥了作用。
年年底,傅良书到北京参加全国“”项目办公室负责人会议。傅良书记得,在这次会议上,卫生部部长刘湘屏一直在批评北京中药所:“底下各个地区都在积极地做,你们为什么做着做着就不做了?”
从北京回来,傅良书向科研人员传达时提到,北京中药所发现青蒿的粗提取物有抗疟作用,但该所已停止研究。他命令云南药物研究所(简称云药所)集中精力开展对本地蒿属植物的研究。“我们云南是植物王国,中草药很多,我们为什么不搞呢?”
“那是一段不平凡的历史。”若干年后,原云药所“”课题组成员罗泽渊回首往事,仍止不住心潮澎湃。“文革”期间这一秘密战备任务,对很多科研人员来说,相当于一次救赎,对罗泽渊更是弥足珍贵的经历。她说,“当时我们觉得参加这个工作是很了不起的。”
因为家庭出身不好,罗泽渊一开始并没有“资格”参加这个项目。有6年时间,她没有工作,饱受歧视。年,她加入“”课题组时,这个项目已经有点不景气了。很多年没搞出成果,大家的心理压力都很大。一些研究人员纷纷离开,搞别的项目去了。
当傅良书把筛选蒿类植物作为硬性任务布置下来时,云药所并没人愿意搞。罗泽渊正好没什么工作,课题组就让她来做。
罗泽渊立即开始在研究所附近采集植物,制备样品,以鼠疟为模型进行筛选。她把昆明附近、单位附近凡是蒿属植物都一一找来做实验。
年春节,罗泽渊去云南大学探访朋友,在校园内发现了一种一尺多高、气味很浓的蒿属植物,当下采了许多,带回所里晒干后进行提取。她不认得是哪个品种,研究植物的刘远芳告诉她这是苦蒿,在四川农村很多,夏天用来薰蚊子。
当时云药所对过筛样品有一套成功的制备模式,每一植物共筛5个样品,以避免遗漏。经过对苦蒿5个提取物进行鼠疟过筛,奇迹出现了:满天星似的原虫感染血片中,疟原虫竟荡然无存!
罗泽渊用柱层析法从活性粗提物中分到了大约五、六种单体,逐一进行鼠疟过筛,随后确定了能使鼠疟%转阴的有效成分—“苦蒿结晶Ⅲ”。
黄衡是罗泽渊的爱人,多年从事抗疟药筛选工作。当他看到“苦蒿结晶Ⅲ”的过筛结果时也非常惊讶,“会不会只是一个偶然?”他惊喜之余,又冷静地提醒自己。但多次试验结果重现后,他激动了,“这不是偶然,我们真的找到有效的抗疟成分了。”
依照国际天然化合物命名原则,云药所将“苦蒿结晶Ⅲ”命名为黄蒿素。
云药所的研究成果引起全国“”项目办公室的高度重视。为了对黄蒿素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项目办公室要求云药所采集大量药材,制备更多的黄蒿素单体。当时已是年6月初,昆明的大头黄花蒿大多已花谢叶枯。正当大家为药源发愁时,研究人员戚育芳告诉大家,四川用的青蒿也是黄花蒿,花期比云南晚,说不定到四川还能采到。
戚育芳和课题组成员詹尔益马上赶赴重庆。当他们得知重庆市药材公司有一批当年采收的因有叶无花而“不合格”的青蒿正待处理时,真是大喜过望,一口气买下公斤运回所里。经鉴定,这批青蒿学名为黄花蒿,产自四川酉阳,分析结果证明,其黄蒿素含量比大头黄花蒿高出10倍以上。
优质药源的发现,大大地支持了云药所黄蒿素的研究,也加快了全国青蒿素研究的进程。数十年过去,当年的一个意外发现,使酉阳这个川东最贫困的地区,成为远近闻名的“青蒿之乡”。
“青蒿素的故事里面的确有很多巧合。”回首青蒿素研究往事,罗泽渊至今激动不已。
耿马成功与全国大会战
年秋,全国“”项目办公室主任周克鼎到云药所检查工作,对云药所取得的成果既吃惊又欣喜。
罗泽渊当时正怀有身孕,周克鼎一次次地嘱咐她要注意身体,不要太累了。罗泽渊听惯了工宣队粗鲁的呵责,当她听到这位儒雅的领导给她说出温暖人心的话语时,不由得眼睛湿润了。
临走前,同来的北京中药所张衍箴说他们正在分离有效成分,向云药所索取黄蒿素对照品。罗泽渊有点儿不大情愿,受到工宣队队长的批评:“白求恩不远万里到中国来支援革命,你这一点点算什么?”罗泽渊只好拿样品瓶装了毫克分给了北京中药所。
年9月,云药所将分离到的数百克黄蒿素制成片剂,交由黄衡和陆伟东携带奔赴脑型疟高发区进行临床试验。从思茅到西双版纳,从云县到耿马,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恶性疟、脑型疟的高发区。
由于云药所临床验证人员的力量跟不上,“”项目组再次发挥大协作优势,由当时正在耿马开展凶险型疟疾救治的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试验小组的李国桥医生协助云药所进行临床试验。
“数不清的人得疟疾,地里金黄金黄的稻子成片成片倒下,烂了都没人去收,到处都是哭声,绝户的情况屡见不鲜。”回想起当时耿马爆发疟疾的悲惨场景,黄衡记忆犹新。
年12月,经过18例恶性疟临床观察,李国桥认定,从黄花蒿中提取的结晶对治疗恶性疟疾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试验表明,仅仅0.2克结晶,就能像炸弹一样消灭人体内的疟原虫,其安全、低毒以及杀灭恶性疟原虫的速度,都是氯喹等传统药物望尘莫及的。
成功的消息传来,云药所整个课题组沸腾了,一群30多岁的年轻人,像小孩子一样抱着又哭又笑。
云药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一扫北京中药所青蒿素Ⅱ失败的阴霾,引起了全国参与研究的同行的哪的白癜风医院权威北京治疗白癜风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