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治羊的肝片吸虫病

2018-6-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本病是由于肝片吸虫寄生于羊的肝脏胆管内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肝片吸虫的发育需要通过中间宿主一螺蛳。成虫阶段寄生在羊体内。当羊只吞入带有囊蚴(肝片吸虫的幼虫)的草或饮水时,即感染肝片吸虫病。症状: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之分。急性型:常见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消失,贫血,严重者3—5日内死亡。慢性型:下颌、胸下及腹下部出现水肿、贫血、被毛粗乱。3—4个月后水肿更为剧烈,病羊更加消瘦。如不采取措施,最后可能导致死亡。预防:不要在低湿草地放牧和割草喂羊。不让羊饮用可能被囊蚴污染的水。有条件的地方应该采取消灭中间宿主的措施。每年进行2—3次预防性驱虫。羊粪应堆放发酵处理,杀灭其中的虫卵。治疗:Q)硫双二氯酚(别丁),每千克体重用药70—毫克,一次口服。该药难溶于水,可做成舐剂经口投服。②硝氯酚(拜耳),每千克体重用药4—6毫克,一次口服。治疗时应注意:妊娠后期的母羊驱虫时可能发生流产,或者造成产后奶量不足。

赞赏

长按







































哪里治疗白癜风病
白斑专科著名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cnygtex.com/nxcbzz/70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