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食用腌制溪蟹引起肺吸虫病聚集性疫情的
2016-12-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一起食用腌制溪蟹引起肺吸虫病聚集性疫情的调查
年10月,浙江省松阳县发生一起因参加农家乐餐馆聚餐食用腌制溪蟹引起的肺吸虫病聚集性疫情。病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腹痛症状。采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检测13名聚餐者血清肺吸虫抗体,阳性7例,阳性率53.8%。与腌制溪蟹同一来源地点捕捉的11只溪蟹有8只检出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检出率为72.7%。综合发病者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确定为一起肺吸虫病聚集性疫情。
年10月,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发生一起食用腌制溪蟹引起的肺吸虫聚集性疫情,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流行病学调查
1.1基本情况
年11月21日,浙江省松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医院报告,请求对该院收治的1例疑似肺吸虫病患者吴某会诊。经县CDC调查,吴某系松阳县玉岩镇周安村村民,年9月20日在村边的小溪捕捉溪蟹约4kg,送至松阳县城金某的“农家乐”餐馆用酒糟、食盐、辣椒腌制。10月5日和16日,金某2次邀请松阳县城及该县玉岩镇、安民乡及金华市武义县包括吴某在内的亲戚朋友到其餐馆聚餐,品尝溪蟹,食用之前未重新烹饪加工,前后2次共有13人食用过腌制溪蟹,食用量约3kg。聚餐者中,6岁1人,
20~29岁4人,30~39岁7人,40~49岁1人。男性9人,女性4人。聚餐者食用溪蟹数量不等,其中4人和1名儿童的食用量较少,最少的不到半只,其余4人1~2只不等。另外8人食用量较多,其中以吴某食用量最多,共食用30余只,其余人食用数量5~20只不等。在聚餐后5h吴某首先开始出现腹胀、全身不适,2d后出现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陆续出现类似症状者共8例,当地医疗机构诊断为
肠炎,经抗炎、止泻治疗,症状不见好转。11月14日吴某因症状加重并出现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医院住院治疗,其余病例于11月20~24日陆续医院医院住院治疗。现场调查时,金某的“农家乐”餐馆己无剩余的腌制溪蟹,未采集到溪蟹样本。
1.2病例临床表现
参加聚餐的13人中,儿童1人、成年男女各2人未出现症状,其余8人(男6人,女2人)均出现临床症状,罹患率为61.5%。聚餐后5h至3天之内出现消化道症状,轻者仅有腹胀,重者腹痛、腹泻6~7次/d;食用溪蟹3天后,有7人陆续出现发热,体温在37.6~39.1℃之间,部分伴有胸闷、咳嗽、皮疹,3~4周后出现胸痛、咳嗽加剧等症状。在当地县乡医疗机构经抗炎、对症治疗,症状反复不愈。
1.3疫源地情况
年11月23日,松阳县CDC对此次聚餐食用溪蟹的来源地周安村进行调查。周安村地处松阳县南部山区,距镇政府所在地玉岩村5km。该村周围青山环绕,植被茂盛,动植物资源丰富,附近有一条土名叫“大源”的小溪流过,溪水清澈见底,部分溪段流速较缓,村民吴某捕捉的溪蟹即来源于此小溪,因天气寒冷,当时未捕捉到溪蟹。年4月6日,丽水市CDC在该小溪靠近周安村的地方捕捉了11只溪蟹,经鉴定均为浙江华溪蟹,4月8日采用捣碎沉淀法检测肺吸虫囊蚴,结果8只检出肺吸虫囊蚴,均为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囊蚴检出率为72.7%。
2实验室检查
2.1血常规检查
8例病例白细胞计数均超出正常值范围,在10.5×/L~39×/L之间,其中嗜酸性粒细胞均超过正常值范围,百分率在27.8%~62%之间;5例无临床症状者白细胞计数亦均超出正常值范围,在1.7×/L~10.5×/L之间,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在8.7%~37%之间。
2.2肺吸虫抗体检测
11月24日,采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DIGFA),对参加聚餐的所有13人采集血清进行肺吸虫抗体检测,强阳性3人,弱阳性2人,阴性8人。11月30日对有临床症状的6人和无症状2人再次采集血清检测,强阳性7人,阴性1人。
2.3肺吸虫虫卵检测
直接涂片法检测患者痰液肺吸虫虫卵,由于患者痰液较少,只采集到2份痰液标本,未检测出肺吸虫虫卵。
2.4影像学检查
对8例病例进行胸部CT检查,7例均有肺部斑点状高密度影或感染性病变。B超检查显示其中5例有两侧胸腔积液,2例有单侧胸腔积液,其余5名无症状者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3诊断及治疗
结合病例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依据并殖吸虫病诊断标准WS-,出现症状的8人均为胸肺型临床诊断病例。
确诊后按90mg/kg的总量给予患者吡喹酮治疗,按2天分6次服用。通过病原学治疗,患者症状均在2天内得到迅速缓解,对其余5例无症状者则进行医学观察。经过4个月的连续观察,8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后未复发,5名无症状者均未发病。
4讨论
近年来,丽水市肺吸虫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聚集性疫情很少发生,报告的病例多为零星散发,基层医疗单位的临床医生对肺吸虫病缺乏足够认识,容易造成误诊,本次肺吸虫病患者的诊治充分暴露了这个问题。但一旦确诊后,使用吡喹酮治疗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部山区,调查结果显示当地溪蟹的肺吸虫囊蚴感染率仍然较高。此外,仍有部分当地居民喜食腌制溪蟹,溪蟹一般腌制5~15天后即开始食用,食用前也不重新进行烹饪加工,这种方法虽能保留溪蟹的特有风味,但不能有效杀死肺吸虫囊蚴,存在感染发病的隐患。
此次食用腌制溪蟹引起肺吸虫病聚集性疫情和既往发生在浙江省黄岩区的类似事件,必须引起高度警惕。目前迫切需要加强健康教育,通过各种方式进行食源性寄生虫病知识的宣传,改正居民生吃和半生吃溪蟹的不良饮食习惯,提高到山区旅游游客的防病意识,杜绝病从口入;全面开展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寄生虫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临床医生的敏感性和警觉性,一旦发现聚集性发病,及时向疾控部门报告;食品卫生监督和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农家乐餐馆的监督检查,杜绝将腌制溪蟹等半生熟的食品进行销售,防止发生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暴发。
(文章来源:年9月30日第29卷第9期疾病监测叶夏良等参考文献略)
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白癜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