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养羊谨防肝片吸虫病
2017-10-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点击上面蓝字了解养羊的新鲜事儿
这些人刚刚 肝片吸虫的形态是背腹扁平,外观很像树叶,或者的时候是棕褐色的,死后变为灰白色,大小大约是21--41*9---14mm,就是有的很宽,有的窄一点
肝片吸虫的生活需要中间畜主——椎实螺和一些在死水泡子里的螺类,成虫在羊的肝脏和胆管里寄生,产出来的虫卵随着胆汁进入肠道,经过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度下(25--31度)迅速繁殖(所以我们有时候不知道是那里的客户要问清楚地址,估计当地气温),虫卵形成尾蚴后钻入到椎实螺体内,经过无性繁殖(非常快,不需要两性交配即可繁殖)发展到很多尾蚴,游动于水中,粘附在水生植物的茎叶上或者游浮在水中,动物吃了含有囊蚴的草,就会感染,囊蚴在动物的十二指肠脱囊出来,随着胆管进入肝脏,潜伏期2-3个月,在羊体内可以成活到三到五年,这里边细心的朋友就会知道了,1、在死水泡子里,不流动的水,里面的螺会很多,中间畜主多的会造成,所以不能喝死水泡子的水,2、水草上有,最好吃高一点的水草,即使舍饲,吃了含有囊蚴的水草也会感染,3、经过十二指肠和胆管进入肝脏,在肝实质里形成童虫长大,那么在这些部位会有剖检病变,我们怀疑这类疾病需要加细看这些部位,病原体说完了。
二、流行病学
肝片吸虫在我国是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之一,全国的31个省市自治区均有肝片吸虫,在春末夏秋季节,气候温暖,雨水充沛的时候极为活跃,经过大量的繁殖,数量剧增,特别是在池塘、缓流的小溪边、沼泽草地、房舍,畜舍,附近的污水沟边为多,有的存活一年以上,在久旱逢雨的季节会呈现爆发,在比往年更多雨的年份,在冬季也会发生感染!!这也是这次要重点说说这个病的原因,
三、临床症状
轻度感染的时候没有症状或者较轻微,但是幼畜即使轻度感染也会有很明显的症状,这就是我们要问年龄的原因,小羊羔脸部胸下水肿很快,绵羊最敏感,最常发生,死亡率也最高,症状的表现程度,根据虫体多少、羊的年龄,以及感染后的饲养管理情况而不同。对于绵羊来说,当虫体达到50个以上时才会发生显著症状,年龄小的症状更为明显。绵羊和山羊的症状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之分。
急性型:多见于秋季,表现是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偶有腹泻;肝脏叩诊时,半浊音区扩大,敏感性增高;病羊迅速贫血。有些病例表现症状后3-5天后死亡。慢性型:最为常见,可发生在任何季节。病情发展很慢,一般在1-2个月后体温稍有升高,食欲略见降低;眼睑、下颌、胸下及腹下部出现水肿。病程继续发展时,食欲趋于消失,表现卡他性肠炎,粘膜苍白,出现贫血。由于毒素危害以及发生代谢障碍,羊的被毛粗乱,无光泽,脆而易断,有局部脱毛现象。3-4个月后水肿更为严重,病羊更加消瘦。孕羊可能生产弱羔,甚至生产死胎。如不采取医疗措施,最后常发生死亡。剖检变化解剖变化主要见于肝脏,其次为肺脏。有肝脏病变者为%,肺脏病变的50%左右,气管变化和感染的程度有关,受大量虫体侵袭的患羊,肝脏充血和肿大,其中有长达2-5mm的暗红色索状物;挤压切面时,有污黄色的粘稠液体流出,液体中混杂有幼龄虫体。因感染特别严重而死亡者,可见有腹膜炎,有时腹腔内有大量出血;黏膜苍白。慢性病例,肝脏增大更为明显。后期,受害部分显著缩小,呈灰白色,表面不整齐,质地变硬,胆管扩大,充满着灰褐色的胆汁和虫体。切断胆管时,可听见“嚓!嚓!”之声。由于胆管胆汁滞留与胆管肌纤维弹性消失,可引起管道扩大及管壁增厚,致使灰黄色的索状物出现于肝的表面。绵羊胆管扩大颇不一致,故在肝的表面索状物呈曲状,触摸时感觉管壁厚而硬。肺的某些部分有局限性的硬固结节,大如胡桃到鸡蛋,其内容物为暗褐色的半液状物质,往往含有1-2条活的或半分解状态的虫体;结节的包囊为钙化结缔组织。这些可以为我们在剖检的时候提供确诊的证据,朋友们在叙述的时候也要发现这些症状,在治疗的时候还要注意以下几点,怀孕三个月以上的羊,最好分娩后在处理,一面发生流产或者产后严重奶水不足,下颌水肿严重的,已经影响到呼吸或者饮食困难了的,应该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20毫升析出,心脏不好的要加10毫升的樟脑磺酸钠(成年羊),或者干脆用针刺患处挤出液体,注意消毒药严格做好哦
四、治疗和预防
1、硝氯酚,绵羊是每公斤体重1毫克。但是硝氯酚一类的药物对于童虫无效(急性型的),并且要求深部肌肉注射。2、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15毫克,效果较好,对于童虫也有疗效,3氯苯唑,也就是肝蛭净12毫克每千克体重,对于成虫或者童虫均有杀灭作用,
最关键大家知道怎么预防,这个是重点
为了消灭肝片吸虫病,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同时要发动广大饲养员,采取下列综合防治措施。⒈防止健羊吞入囊蚴①不要把羊舍建在低湿地区。②不在有片形吸虫的潮湿牧场上放牧。③不让羊饮用池塘、沼泽、水潭及沟渠里的脏水和死水。④在潮湿牧场上割草时,必须割高一些。否则,应将割回的牧草贮藏6个月以上饲用。
⒉进行定期驱虫驱虫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应有计划地进行全群性驱虫,一般是每年进行一次,可在秋末冬初进行;南方常年放牧的山羊最好三次驱虫。对染病羊群,每年应进行3次;第一次在大量虫体成熟之前20-30天(成虫期前驱虫),第二次在第一次的5个月(成虫期驱虫),第三次在第二次以后2-2.5个月。不论在什么时候发现羊患本病,都要及时进行驱虫。⒊避免粪便散布虫卵对病羊的粪便应经常用堆肥发酵的方法进行处理,杀死其中的虫卵。对实行驱虫的羊只,必须圈留5-7天,不让乱跑,对这一时期所排的粪便,更应严格进行消毒,发酵42天以上靠发酵热来消灭虫卵。对于被屠宰羊的肠内容物也要认真进行处理。
⒋防止羊的肝脏散布病原体对检查出严重感染的肝脏,应全部废弃;对感染轻微的肝脏,应该废弃被感染的部分。将废弃的肝脏进行高温处理,禁止用作其他动物的饲料。
⒌消灭中间宿主(螺蛳)灭螺时要特别注意小水沟、小水洼及小河的岸边等处。具体方法如下:①排水。对于沼泽地和低洼的牧地进行排水,利用阳光暴晒杀死螺蛳。②喷洒药物溶液。对于较小而不能排水的死水地,可用1:的硫酸铜溶液定期喷洒,每年一到两次,可以杀死椎实螺。
注:商业性广告留言收费一元,可加入留言,其他留言随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