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物联赛2011年真题详析与考点突破
2018-3-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导读
年清华与北师大联合命题之年,为了你们在面授前能较好的把握复习方向,并且与面授的命题趋势预测辅导做极好铺垫,我司教研部特针对北师大命制的、、、年试题以及北大命制的年联赛试题进行详析和考点进行对比、归纳,并提出重点复习建议,仅供本司面授学员享用。本资料仅针对年真题进行详析与考点突破,分三次次发布,第四次资料将对历年考点进行对比、归纳。
第二部分植物学(25分)和动物学(30分)
一、植物形态、解剖、分类
(一)分值在总分中的比例:6.25%,10分。
(二)真题考到的知识点:
1.营养器官(5分):
A.茎的结构、分枝、分生组织和形成层(各1分)B.根尖(1分)
2.生殖器官——胚珠(2分)3.种子植物概述(2分)
4.分类:A.低等植物——绿藻(1分)B.蕨类(1分)
(三)真题及考查的知识点祥析:
31.一般情况下剥去树皮后树会死亡,这是因为剥皮后植物茎失去下列哪一个结构?(1分)
A.周皮 B.皮层 C.韧皮部 D.木质部
32.正常发育的被子植物胚珠中,染色体数为N的细胞有哪些?(2分)
A.中央细胞 B.卵细胞 C.反足细胞 D.单核胚囊E.珠心细胞
33.可用来制作家具的树木木材是植物体的哪种结构的细胞分裂活动的产物?(1分)
A.维管形成层.B.居问分生组织C.木栓形成层D.初生分生组织
34.根尖静止中心的细胞位于根中:(1分)
A.成熟区 B.伸长区 C.分生区 D.根冠
35.有的植物,其顶芽伸展为一段枝条后,生长变得缓慢或停止生长,而由顶芽下的两个侧芽同时伸展为两个新枝,新枝顶芽的生长活动也与母枝一样,并再由下方两个侧芽生一对新枝,如此继续发展下去。这种分枝方式称:(1分)
A.二叉分枝 B.假二叉分枝C.合轴分枝 D.单轴分枝
.下列4种有关种子植物的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2分)
A.由于花粉管的产生,种子植物的受精作用彻底摆脱了水的限制
B.均以导管和管胞输送水和无机盐,以筛管和伴胞输送有机物
C.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胚乳是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
D.种子植物的世代交替中孢子体占绝对优势,配子体生长于孢子体上
解析:31C.32BCD.33A34C35B.AD。详见金石为开生物竞赛考前培训配套资料《—全国生物竞赛十年真题解析归纳》。
.下列有关绿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1分)
A.衣藻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a和b B.水绵的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
C.衣藻具有2条顶生等长的茸鞭型鞭毛D.衣藻和水绵的贮藏物均为淀粉
解析:C。绿藻的大小和形态各异,有单细胞(衣藻属、鼓藻类)、群体(水网藻属、团藻属)、丝状(水绵属)和管状(伞藻属、蕨藻属)等。绿藻光合色素(叶绿素a和b、胡萝卜素、叶黄素)的比例与其他高等植物相似。有一中央液泡,色素在质体中,质体形状因种类而异。细胞壁由两层纤维素和果胶质组成,游动细胞有2或4条等长的顶生的尾鞭型的鞭毛。食物以淀粉的形式储存于质体内的蛋白核中。有性生殖常见,配子有2或4条尾鞭型鞭毛。水绵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无性生殖有裂殖(原球藻属)、段殖或产生动孢子和不动孢子(丝藻属、鞘藻属)等方式。
.下列对蕨类植物描述中,正确的是:(1分)
A.植物呈两侧对称 B.精子无鞭毛
C.根状茎内有维管组织 D.营养叶上有排列整齐的孢子囊群
解析:C.蕨类植物是高等植物中较低级的一类,根、茎、叶中具真正的维管组织(C对);生活史中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孢子体世代占优势(无性生殖),配子体的精子顶部有纤毛(B错);根常为须状不定根,茎多为地下横卧的根状茎,少数种类有地上直立或匍匐的气生茎,叶有单叶和复叶之分,叶形变化大(A错)。有些蕨类,同一植物体上的叶可分为形态和功能各异的孢子叶和营养叶(即异形叶)。孢子叶(即能育叶)背面,边缘或叶腋内可产生孢子囊,在孢子囊内形成孢子。营养叶(即不育叶)仅有光合作用功能,不产生孢子囊和孢子(D错)。
二、植物生理
(一)分值在总分中的比例:9.38%,15分。
(二)真题考到的知识点:
1.光合作用(3分)
A.实验:叶绿素的提取(2分和叶绿素对光能的吸收(1分)
B.叶绿素的功能(1分)
2.呼吸作用——果实(1分)3.气体交换:叶——气孔(2分)
4.水分、矿质和同化物的运输(2分)A.导管(1分)B.叶—保卫细胞(2分)
5.生殖:受精——花药的萌发(1分)花药的发育(1分)
6.植物的矿质营养(1分)
7.逆境生理——干旱(2分)8.休眠(1分)
36.下列哪些情况可以使气孔器保卫细胞打开?(2分)
A.水进入保卫细胞B.水流出保卫细胞C.钾离子流入保卫细胞
D.钾离子流出保卫细胞E.保卫细胞中ABA浓度提高
解析:AC。①光照→保卫细胞光合作用→保卫细胞中CO2浓度下降→保卫细胞中pH值上升→淀粉水解→钾离子进入保卫细胞→保卫细胞钾离子浓度增大→保卫细胞液浓度→上升→气孔张开
②保卫细胞糖浓度升高→保卫细胞液浓度上升→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
37.在花药发育过程中,单核花粉粒形成的过程是:(1分)
A.造孢细胞→孢原细胞→花粉母细胞→单核花粉粒
B.孢原细胞→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单核花粉粒
C.孢原细胞→花粉母细胞→造孢细胞→单核花粉粒
D.花粉母细胞→孢原细胞→花粉母细胞→单核花粉粒
解析:B.详见金石为开生物竞赛考前培训配套资料《—全国生物竞赛十年真题解析归纳》。
38.花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后是否能萌发生长,取决于两者的下列哪种物质之间的识别?(1分)
A.脱氧核糖核酸B.mRNAC.蛋白质D.激素
解析:C.仅蛋白质有识别功能。花粉粒中贮存的酶和各种代谢物质,是花粉萌发的重要因素。
39.在提取叶绿体色素时,通常用的试剂有哪些?(2分)
A.80%的丙酮B.甘油 C.氯仿 D.95%乙醇
40.苹果削皮后会出现褐色,是由于哪种物质的作用?(1分)
A.酚氧化酶 B.细胞色素氧化酶C.抗氰氧化酶.D.交替氧化酶
解析:39AD.(高中知识略)40.A详见金石为开生物竞赛考前培训配套资料《—全国生物竞赛十年真题解析归纳》。
41.下列关于植物导管的描述不准确的有:(1分)
A.导管普遍分布于种子植物体内 B.导管与长距离输导水分有密切关系
C.成熟的导管内没有活的细胞质 D.导管遍布于植物体各类器官中
解析:AD.导管:植物木质部中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高度特化的管状死细胞组成(故B说法正确,D说法错),细胞端壁由穿孔相互衔接,一个细胞为一个导管分子或导管节。导管分子在发育初期是活细胞,成熟后原生质体解体,细胞死亡(故C说法正确)。在成熟过程中细胞壁木质化并具有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和孔纹等不同形式的次生加厚。在两个相邻导管分子之间的端壁,溶解后形成穿孔板。被子植物除少数科属(如昆兰属、水青树属)外均有导管;某些蕨类(如卷柏、欧洲蕨)和裸子植物的买麻藤目也有导管(故A说法不对)。详见金石为开生物竞赛考前培训配套资料《—全国生物竞赛十年真题解析归纳》。
42.在植物体信号转导过程中,可行使第二信使的功能的金属离子有:(1分)
A.Mg2+B.Ca2+C.Mn2+D.Fe3+
解析:B.①Mg2+影响植物细胞体内动态平衡:叶绿素的组成部分、参与关光合作用与碳水化合物的形成、多种酶的活化剂;②Ca2+对细胞壁、生物膜(增强膜选择吸收养分的能力)和植物组织具有稳定作用;游离Ca2+和钙调蛋白有第二信使功能;③.锰对维持叶绿体结构是必需的,叶绿体中含有较多锰,直接参与光合作用中的光合放氧过程;参与植物体内许多氧化还原体系的活动;参与植物体许多酶系统的活动,与其他微量元素如锌、钼、铁、铜等元素不同的是,锰主要是作为酶的活化剂而不是酶的成分。④.Fe3+叶绿素合成所必需;参与植物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子传递;是一些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成分;是磷酸蔗糖合成酶的最好活化剂。
43.植物生长在干旱条件下时,体内下列哪些物质会增加?(2分)
A.甘氨酸.B.脯氨酸.C.生长素.D.脱落酸
44.施加下列哪种物质可以打破马铃薯块茎的休眠?(1分)
A.乙烯.B.2,4一DC.ABAD.赤霉素
45.将叶绿素提取液放在直射光下观察,则会出现:(1分)
A.反射光是绿色,透射光是红色B.反射光是红色,透射光是绿色
C.反射光和透射光都是绿色D.反射光和透射光都是红色
46.类囊体膜上天线色素分子的排列是紧密而有序的,从外到内依次排列,这种排列有利于能量向反应中心转移,并且保证能量不能逆向传递。属于这种排列的有:(1分)
A.类胡萝卜素、叶绿素b、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
C.叶绿素b、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D.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
47.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根细胞的关系是:(1分)
A.共生B.寄生C.兼性寄生D.转主寄生
解析:43.BD.44D.45.B46.A47A.详见金石为开生物竞赛考前培训配套资料《—全国生物竞赛十年真题解析归纳》。
三、动物形态、解剖、分类
(一)分值在总分中的比例:9.%,15分。
(二)真题考到的知识点:
1、动物形态(分)
内容多,分值少,抓住重点:各门纵向比较与进化比较等;记住重要门的纲、纲的横向比较及代表动物;昆虫纲分类到各目的的特征。
A.节肢动物——排泄器官(1分)B.鱼纲——骨结构(2分)
C.腔肠动物门——水螅(1分)D.陆生脊椎动物——结构比较(2分)
E.鸟类——眼的调节(1分)F.扁形动物——吸虫纲(2分)G.昆虫纲(1分)2.常用来做实验的:草履虫、田螺、涡虫、蚯蚓、蝗虫、河蚌、蛔虫、沼虾等。
解剖——蛔虫(1分)
3.分类:A.哺乳类的特点(2分)B.圆口纲与头索动物的比较(题2分)
(三)真题及考查的知识点祥析:
48.节肢动物种类多,形态各异,排泄器官类型也很多,下列排泄器官属于节肢动物的是:(1分)
A.触角腺颚腺端囊泪腺B.触角腺颚腺马氏管基节腺
C.吴氏管马氏管盐腺基节腺D.米氏管端囊盐腺泪腺
解析:B.详见金石为开生物竞赛考前培训配套资料《—全国生物竞赛十年真题解析归纳》。
49.常被用来判断硬骨鱼年龄的结构有:(2分)
A.鳞片B.咽喉齿C.中乌喙骨D.耳石
解析:AD.对古生物学的研究来说,骨骼反映出形态特征,对鱼类化石的分类很重要。鱼类能显示年龄的构造,是骨质化部分,包括鳞片、脊椎骨、鳃盖骨、耳石以及其他头骨。
①.鳞片上的年轮:多数硬骨鱼孵化出来时无鳞,不久皮肤中许多小鳞长成鳞片,每一鳞片分成上下两层。上层:一层骨质,脆薄,一环一环生长,每年从原有部分边缘长一轮;下层:每年新长的一片叠在原先一片下面,比原有那片稍大;同时鱼皮肤不断产生新物质加到鳞片上,使上下两层鳞片同时生长。上层在增长中,形成许多隆起的同心圈,同心圈之间的宽度与环境(温度高低、光线强弱、摄食量及鱼类本身生殖行为等)有关;一般同心圈距离在食物丰富季节较宽,在食物匾乏季节距离较窄。春夏同心圈距离较宽称“夏轮”;晚秋和冬同心圈距离较窄称“冬轮”。夏轮和冬轮之间的排列为“年轮”。所以能根据同心圈距离的宽窄排列,推算出鱼年龄(故选A)。但如果在寒冷冬季,偶然短期内出现较温暖天气,就会多出一个年轮。因为温暖使本来冬眠的鱼摄食,结果冬天鱼身上的鳞片生出一圈较宽同心圈,外面是较窄同心圈。可以判断不是年轮:假年轮由上层构成,和下层的年轮生长不符合。鱼类到了成熟年龄,身体生长速度降低,鳞片生长速度减缓,于是宽阔年轮变为狭窄年轮。
②.鳃盖骨上的年轮:骨上有突起,磨平后放染料中泡半小时就可以数了。
③.脊椎骨上的年轮:脊椎骨椎体的前后两面,常有一圈圈较透明和不透明的环瓦相间隔排列
④.胸鳍鳍条上的年轮:切开胸鳍,用显微镜观察切面即可。
⑤.背脊上的年轮:某些鲨鱼只能在两个背脊的珐琅质质膜上看出年龄。
⑥.耳石上的年轮:大小黄鱼头骨里有一块指甲大小的、由周围细胞分泌物聚集而成的石灰质,大小和形状在石首鱼科是一致的,在其他鱼类则不完全相同。一般耳石体积随年龄增长而加大。夏季生长快,生长部分宽而透明;冬季生长慢,生长部分狭窄而不透明。耳石磨薄后才能看清上面的环状排列。
50.在水螅装片的观察中,可先到相关细胞集中的部位观察清这些细胞的结构。在水螅中,腺细胞和刺细胞集中分布的地方是:(1分)
A.基盘,基盘B.基盘,触手C.口,基盘D.芽体,触手
解析:B。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一种细胞,主要分布在触手上和体表。水螅上端有口,周围生6~8条小触手,满布刺细胞;腺细胞主要分布在基盘和口区,分泌粘液以附着、保护和协助取食,也可分泌气体,帮助水螅从水底升到水。
51.陆生脊椎动物的听觉发达,中耳腔中的听小骨可将声波传到内耳。不同脊椎动物类群,其听小骨的数目不同,只具有一块听小骨的动物类群有:(2分)
A.两栖类B.爬行类C.鸟类D.哺乳类
解析:ABC.不同动物类群听小骨数目不同。如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只有一块听小骨。
52.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皮肤的描述错误的是:(1分)
A.表皮角质层发达,由于真皮细胞的不断分裂增生,而使得角质层不断脱落
B.真皮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具极强的韧性和弹性
C.皮下组织发达,可形成很厚的脂肪层
D.皮肤衍生物多样,如毛发、皮肤腺、鳞片、蹄等
解析:A.哺乳动物皮肤的主要特点为:①结构完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
表皮:许多衍生物,如各种腺体、毛、角、爪、甲、蹄。
真皮:发达,结缔组织构成,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交错排列,其间分布有各种结缔组织细胞、感受器官、运动神经末梢及血管、淋巴等。真皮下有发达蜂窝组织,贮藏丰富脂肪,为皮下脂肪细胞层
②衍生物多样:哺乳动物的皮肤衍生物,包括皮肤腺、毛、角、爪、甲、蹄等。
A.皮肤腺:发达,源于表皮生发层,分为乳腺、汗腺、皮肤腺、气味腺(麝香腺)等。
B.毛:哺乳动物特有,表皮角化的产物。由毛干及毛根组成。
毛干:皮质部和髓质部;
毛根:生于毛囊,外被毛鞘,基部为真皮毛乳头,内有丰富血管。毛囊内有皮脂腺分泌油脂以润滑毛皮;毛囊基部有竖毛肌附着,收缩时使毛直立,有助于体温调节。
C.角:是哺乳动物头部表皮及真皮特化的产物。
D.爪、甲和蹄:指(趾)端表皮角质层的变形物。多数哺乳类有爪,挖掘活动的哺乳类爪特别发达。蹄为增厚的爪,有蹄类特别发达,可不断增生,以补偿磨损部分。
53.鸟类的视觉非常发达,视觉调节不仅能改变晶状体的屈度,还能改变:(1分)
A.虹彩的大小.B.角膜的屈度.C.栉膜的大小.D.巩膜的大小
解析:B.鸟眼的“双重调节”:①以睫状肌的收缩改变水晶体的形状和水晶体与角膜间的距离;②改变角膜的凸度。瞬间远视眼调节为近视眼,故老鹰能高空中急冲而下,在片刻间准确地抓走猎物。
54.右图为蛔虫横切图,其中abcd所指结构依次是:(1分)
A.卵巢,输卵管,子宫,神经B.卵巢,输卵管,子宫,卵巢
C.输卵管,子宫,肠,卵巢D.输卵管,卵巢,肠,神经
解析:C。记住各结构大小就简单。雌性假体腔内可见到:
①子宫:管面最大,两个,明显的空腔内有许多虫卵,有卵壳;
②输卵管:管面中等大小,许多,有管腔,类似卵巢,轴消失。
③卵巢:管面最小,圆形,中间有一合胞体中轴,周围有辐射状排列的卵原细胞,状如车轮。
55.吸虫纲动物营寄生生活,许多种类的生活史复杂,需要两个以上寄主。生活史中需经过2个以上寄主的吸虫是哪项?(2分)
A.华枝睾吸虫,三代虫,肝片吸虫B.华枝睾吸虫,肝片吸虫,猪带绦虫
C.布氏姜片虫,日本血吸虫,肝片吸虫D.布氏姜片虫,华枝睾吸虫,猪带绦虫
解析:C。吸虫的生活史在不同的种类其复杂程度不同。单殖吸虫亚纲生活史简单,只有一个寄主。
①单殖亚纲:主要寄生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的体表和排泄器官或呼吸器官内,如鳃、皮肤、口腔,少数寄生在膀胱内。具钩毛蚴虫。
②盾腹亚纲:很小一类,寄生在软体动物体表,少数种寄生在鱼、海龟等脊椎动物体表、消化系统及排泄系统。如盾腹虫一个排泄孔开口在身体后端中央,大多数种类直接发育,少数种有幼虫期。寄生于脊椎动物的有一中间寄主。许多种类在软体动物及鱼体上均可生活及产卵,是由自由生活到寄生生活的过渡类型。
③复殖亚纲:最大类,人及家畜等体内寄生。生活史需2个以上寄主,终寄主脊椎动物。中间寄主软体动物螺类、甲壳类、鱼类及水生植物等,几个幼虫期。如:
布氏姜片虫:A.肝片吸虫(羊肝蛭):成虫寄生在牛、羊及其他草食动物和人的肝脏胆管内,虫卵随胆汁排在肠道内,和寄主粪便一起排出,落水中,适宜温度下发育成毛蚴。毛蚴从卵内出来时被纤毛,遇中间寄主锥实螺穿进其肝脏,脱去纤毛变成胞蚴,胚细胞发育为雷蚴,后破胞蚴皮膜出来,产生子雷蚴,后形成尾蚴。牛羊肝脏胆管如被肝片吸虫寄生,引起肝炎及胆管变硬,虫体在胆管内生长发育并产卵,造成胆管堵塞,影响消化和食欲;虫体分泌的毒素渗入血液溶解红血细胞,使家畜发生贫血、消瘦及浮肿等。B.血吸虫:寄生在人及哺乳动物静脉中,如日本血吸虫。
中华枝睾吸虫:成虫寄生在人、狗、猫等的肝胆管内。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发育为毛蚴。在第一中间寄主淡水螺体内完成胞蚴、雷蚴及尾蚴发育;在第二中间寄主鲤科体内形成后尾蚴,人食未煮熟的鱼而感染。患者出现慢性腹泻、胆囊炎、黄疸、水肿、肝疼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并发肝硬化、肝癌造成死亡。
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成虫寄生在人及虎、狼、狗等的肺部。卵在水中发育成毛蚴,随后在第一中间淡水螺体内发育,经过一代胞蚴、二代雷蚴,成尾蚴。尾蚴逸出后水中生活,遇第二中间寄主淡水虾或蟹类时脱去球形尾部进入第二中间寄主后形成后尾蚴,后尾蚴是感染阶段,人若生食感染尾蚴的虾蟹后,后尾蚴脱去囊壁穿过寄主肠壁进入腹腔,再穿过横膈膜进入胸腔,在肺内寄生。症状:肠壁感染出现腹疼腹泻;侵入脑,出现癫痫;淋巴组织感染引起淋巴节肿大;寄生皮下引起皮下结节等。
寄生虫病是常考点,如地51题.
51.日本血吸虫是人的重要寄生虫.寄生虫的中间寄主有①钉螺 ②猪,寄生虫的侵入方式有③食入④皮肤钻入。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和侵入方式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选B。
56.昆虫因食性不同而具有不同类型的口器,例如,蝴蝶的虹吸式口器具有一条卷曲的喙,这主要是由口器的哪个部分特化而成?(1分)
A.上唇B.上颚C.下颚D.下唇E.舌
解析:C。昆虫口器由头部后面的3对附肢和一部分头部结构联合组成,主要有摄食、感觉等功能。5种类型:
1、咀嚼式口器:较原始的类型,其他口器均由此演化而来,5个部分组成:
(1)上唇:双层薄片,覆盖在上颚前面。反面为膜质,有许多感觉器叫内唇。
(2)上颚:头部的第二对附肢演化来,位于左右,咀嚼食物的主要器官。上颚前部具齿;后部粗糙磨碎食物。
(3)下颚:由头部的第三对附肢演化而来,位于上颚之后。下颚可再分为5节:
(4)下唇:头部的第四对附肢演化而来,与下颚相同。已经左右愈合。
(5)舌:头部颚节区腹面体壁扩展出来的,袋状,位于下唇前方。真正的口位于唇基的基部与舌之间。
2、刺吸式口器:上下颚分别特化为4条细长口针,适于刺入动植物组织中,吸取血液和细胞液,蚊子的刺吸式口器与蝉的刺吸式口器有些不同,蚊子的舌与上唇各形成1条较粗的口针。
3、虹吸式口器:上唇为一条横片,狭窄。上颚除少数原始蛾类外均退化。下颚的轴节与茎节缩入头内,下颚须不发达;但左、右下颚的外颚叶十分发达,两者嵌合成喙;每个外颚叶横切面呈新月状,两叶中间为食物道;外颚叶内有一系列骨化环,不取食时盘卷,取食时借肌肉与血液的压力伸直;有些吸果蛾类的喙端尖锐,能刺破果实表皮。下唇退化成三角形小片,下唇仅须发达。
4、舐吸式口器:存在于很多蝇类成虫中。口器外观可见一大“喙”,三部分:基部最大,呈膜质叫基喙,是头壳的一部分;中部筒状,后壁骨化叫喙或中喙,为下唇的前颏;唇瓣椭圆形。唇呈一长片,内壁凹陷成食物道,舌刀片状,紧贴上唇下,闭合呈食物道,唾液道在舌中。中喙后壁骨化叫唇鞘,起支撑作用,前壁凹陷成唇槽,上唇与舌构成的食物道位于唇槽上。每一片唇瓣上的环沟通到一个纵沟上,由纵沟通向前口,取食时,食物由外界经环沟流向纵沟,流向前口。
5、嚼吸式口器:上唇和上颚保留咀嚼式,用于咀嚼花粉或筑巢;下颚的外颚叶发达呈刀片状,内颚叶消失;下颚须十分短小,轴节和茎节依然存在。下唇变化最大,其中唇舌发达、细长,端部膨大,呈瓣状叫中舌瓣,其腹面凹陷呈纵槽。侧唇舌短小,位于中唇舌基部;下唇须发达,前颏发达。取食时下唇须贴在中唇舌腹面的纵槽上,形成唾液道;由下颚的外颚叶贴在中唇舌的两侧与背面,构成食物道。嚼吸式口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它组成的口针食物道,不像刺吸式口器那样紧密,使用时合并构成;不用时二者分开,分别弯折在头下,上颚才能进行咀嚼活动。
.圆口纲七鳃鳗是较为原始的脊椎动物,它和头索动物文昌鱼有很多共同的结构特征,下列特征哪些是它们所共有的?(2分)
A.无成对的附肢B.表皮由单层细胞构成C.脊索终生存在
D.具有原始的形肌节E.不具有生殖管道
解析:ACE。头索动物亚门:脊索和背神经管纵贯全身,终生存在,咽部具许多条鳃裂;
皮肤:表皮和真皮。表皮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外覆有一层角皮层。真皮是一薄层胶冻状结缔组织。骨骼:无骨质,纵贯全身的脊索是主要支持结构。无偶鳍。
肌肉:v字型的肌节大部分集中在背部两侧,两侧肌节交错排列,使文昌鱼可在水平方向上作弯曲运动。消化系统:由前庭、口、咽、肠、肛门组成。
生殖系统:雌雄异体,方形生殖腺按体节排列于围鳃腔两侧,无生殖管道,体外受精。
排泄系统:肾管。
循环系统:无心脏
圆口纲:无成对偶肢和无上下颌的。身体裸露无鳞,呈鳗形。全为软骨。无偶鳍。无肩带和腰带。具1鼻孔。舌肌发达,上附角质齿。脊索终生存在。
四、动物生理
(一)分值在总分中的比例:9.%,15分。
(二)真题考到的知识点:
1.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1分)2.细胞分泌(1分)
3.内分泌系统:A.肾上腺(2分)B.激素调节(1分)
4.脊椎动物躯体结构:A.骨骼(1分)B.肌肉(1分)
5.循环系统:心脏(3分,2题),每年考6.泌尿系统(1分)
7.鸟纲主要特征(1分),每年考8.感觉器官(1分)
9.人体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离子交换(2分)
(三)真题及考查的知识点祥析:
57.局部麻醉病人的感觉是:(1分)
A.痛觉和触觉全部存在B.痛觉和触觉全部消失
C.触觉存在,痛觉消失D.痛觉存在,触觉消失
解析:C。(高中知识略)
58.可分泌氢离子的细胞有:(1分)
A.胃主细胞B.唾液腺细胞C.肾小管上皮细胞D.胰腺细胞
解析:C。①胃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②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含有淀粉酶。③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肾小球滤出的有用物质水、Na+、Cl-、HCO3、葡萄糖、氨基酸等重吸收,对电解质与酸碱度(通过分泌泌氢离子来维持酸碱度)也有调节功能。④胰腺:分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外分泌腺分泌胰液(含有碳酸氢钠、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内分泌腺(胰岛)分泌胰岛素。
59.切除肾上腺的狗l-2周就会死亡,主要是由于下列哪些激素的缺失?(2分)
A.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B.醛固酮C.ACTHD.皮质醇E.性激素
解析:BD。肾上腺是人体相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位于两侧肾的上方,左右各一,位于肾的的上方。从侧面观察,腺体分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两部分,周围部分是皮质,内部是髓质。两者在发生、结构与功能上均不相同,是两种内分泌腺。肾上腺皮质:分泌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主要作用于心肌,使心跳加快、加强;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是使小动脉平滑肌收缩,使血压升高。
60.某种激素的分泌受昼夜周期的影响,由脑的一部分分泌,主要成分为氨基酸衍生物。在鸟类和哺乳类中,由于这种激素的作用会出现个体的性腺随光照的延长而逐渐成熟的情况。这种激素最有可能是:(1分)
A.生长激素B.性激素C.褪黑激素D.促性腺激素
解析:C。褪黑激素是由色氨酸转化而来,松果体分泌的。作用:①防止病变。容易进入细胞,保护细胞核DNA。如果DNA受到损害就可能导致癌变。②调整昼夜节律。褪黑素分泌有昼夜节律.夜幕降临后,光刺激减弱,松果体合成褪黑素的酶类活性增强,体内褪黑素的分泌水平也相应增高,在凌晨2-3点达到高峰.夜间褪黑素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睡眠的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松果体萎缩直至钙化,造成生物钟的节律性减弱或消失。③推迟老化。其余激素高中已学。61.下列有关脊椎动物骨骼及其生理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1分)
A.在低等脊椎动物中,软骨是主要的骨骼成分;在硬骨鱼类及更高等的脊柱动物中,骨为主要支持结构
B.脊椎动物具有由内胚层形成的内骨骼
C.活的骨骼组织有极好的修复能力和很强的适应环境能力,可缓慢改变结构和所含物质
D.骨骼是机体最大的钙库
解析:B。脊椎动物骨骼:①功能:组成脊椎动物内的坚硬器官(蜂巢状立体结构),运动、支持和保护身体;骨髓制造红血球和白血球;储藏矿物质;②成分:以碳酸钙、磷酸钙和硅质的无机成分为主的骨骼出现较早,其次是几丁质骨骼,矿物质化组织,然后是钙化的胶原纤维型骨骼。植物的木质化比较晚些。
③起源:内胚层,详见金石为开生物竞赛考前培训配套资料《—全国生物竞赛十年真题解析归纳》。
62.关于肌梭的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分)
A.肌梭与梭外肌并联B.梭内肌与梭内感受器串联
C.梭内肌受γ神经元支配D.肌梭感受器传入纤维为γ传入纤维
E.肌梭传入冲动增加可以加强梭外肌的收缩
63.下列关于心动周期的论述中,哪些是正确的?(2分)
A.舒张期比收缩期长B.房、室有共同收缩的时期
C.房室有共同的舒张期D.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
E.心率的增加对舒张期的影响更明显
64.下列关于视网膜的组织结构层次的描述,正确的是:(1分)
A.色素上皮细胞一神经节细胞一双极细胞一光感受器细胞
B.色素上皮细胞一神经节细胞一光感受器细胞一双极细胞
C.色素上皮细胞一光感受器细胞一双极细胞一神经节细胞
D.双极细胞一神经节细胞一光感受器细胞一色素上皮细胞
65.尿液生成所经过的解剖结构顺序为:(1分)
A.肾小球一髓袢一近曲小管一远曲小管一集合管
B.肾小球一近曲小管一髓袢一远曲小管一集合管
C.肾小球一近曲小管一远曲小管一髓袢一集合管
D.肾小球一集合管一近曲小管一髓袢一远曲小管
66.鸟类的气体交换效率比哺乳类更高,其原因是:(1分)
A.肺泡数量多B.呼吸肌发达C.气囊和双重呼吸D.呼吸总面积大
67.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主要是因为:(1分)
A.闰盘结构B.心肌动作电位的不应期长C.自律性D.特殊传导系统
解析:62D.63.ACDE.64.C.65.B.66.C.67.B。详见详见金石为开生物竞赛考前培训配套资料《—全国生物竞赛十年真题解析归纳》。
68.下列哪些离子交换机制是在机体中存在的?(2分)
A.Na+一K+交换B.K+一H+交换C.Na+一H+交换
D.K+—Ca2+交换E.Ca2+一Na+交换
解析:ABCE.神经冲动传导是:Na+一K+交换;化学突触的冲动传导是:Ca2+一Na+,酸碱平衡是:H+—K+、H+—Na+、Na+—K+、Cl—HCO3-。
本文由金石为开陈老师整理编辑并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金石为开年五一生物命题趋势预测班课表
授课老师
学员报道资料领取
杨教授
杨教授
马教授
刘教授
刘教授
王教授
田老师
上午
生化
生物信息
生态
植物
植物生理
遗传学
讲模拟
授课老师
杨教授
马教授
马教授
刘教授
王教授
王教授
田老师
下午
细胞
动物
动行
植物
微生
进化
讲模拟
晚上
自习
马教授动物生
模拟二
模拟三
模拟四
领模拟5、6
回程
备注:1、以题目为主,贯穿联赛考试重点,每课时55分钟。实际授课时如有微调以现场开课课表为准,最新资讯请登录金石为开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北京最有实力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