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的常见寄生虫病及防治方案

2019-1-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1、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主要由日本血吸虫寄生于人、牛、羊等体内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主要症状:表现为渐进性消瘦,肋痕外露,被毛粗乱,失去光泽。体温升高到40℃或以上,可视粘膜苍白,粪便变软,常混有黏液、黏膜,甚至有血液,有时拉稀,严重者卧地不起,排浓茶样尿液,生长发育受阻,可导致不孕或流产。急性感染最后多衰竭死亡。

防治方案:(1)吡喹酮片

(2)伊维菌素片

2、片状吸虫病

片性吸虫病也称肝蛭,是牛羊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于肝脏胆管所致,又称肝片吸虫病。本病多发生于低洼和沼泽地区,多雨年份或久旱逢雨的温暖季节,可促使本病的爆发与流行。夏秋两季是本病的主要感染季节。

主要症状: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消失,腹胀有腹水,有时拉稀,严重贫血,黄疸。重者可在几天内死亡。慢性病例较多见,高度消瘦,黏膜苍白,眼睑、颌下及胸腹下水肿,衰竭死亡。

防治方案(1)硝氯酚伊维菌素片

(2)三氯苯达唑片

(3)阿苯达唑片或阿苯达唑混悬液

(4)碘醚柳胺混悬液

3、双腔吸虫病

双腔吸虫病又称腹腔吸虫病,是由双腔吸虫寄生在胆囊胆管导致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发生于牛、羊和骆驼等反刍动物,在内蒙古,西北各牧区广泛流行。

主要症状:轻度感染时无明显症状。严重感染时,食欲减退,拉稀,日渐消瘦,黏膜黄染,贫血,被毛粗乱。病初体温升高,眼睑,、颌下、胸腹下及四肢部水肿,针刺有黄色液体流出,病畜常骚挠患部,后期极度衰竭,站立不起,甚至昏迷死亡。

防治方案(1)硝氯酚伊维菌素片

(2)三氯苯达唑片

(3)阿苯达唑片或阿苯达唑混悬液

(4)碘醚柳胺混悬液或碘醚柳胺片

4、前后盘吸虫病

前后盘吸虫病又称同盘吸虫病、胃吸虫病,是由多种前后盘吸虫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胃和小肠里。成虫致病力不强,但当幼虫寄生在消化道时,致病性强,严重者会发生大批死亡。该病主要发生在夏、秋季,本病的流行较广。

主要症状:病畜表现为前胃弛缓、厌食,消瘦、拉稀、贫血,精神不振,各处黏膜苍白或有出血点。体温有时升高。胸腹部和额头常有水肿,感染严重时拉稀,粪便呈粥状或水样,恶臭,内混有血液,明显消瘦,眼窝下陷,被毛逆立,表现呻吟、磨牙、腹痛等。

防治方案(1)氯硝柳胺片(灭绦灵)

(2)硝氯酚伊维菌素片

5、阔盘吸虫病

阔盘吸虫病也称胰吸虫病,是多种阔盘吸虫寄生于胰管,引起胰腺发炎的一种吸虫病。在草原上感染率很高,常在冬春季节引起死亡。

主要症状:表现为消化障碍,消瘦,毛干、易脱落,贫血,颌下与胸前水肿,拉稀。

防治方案吡喹酮片

6、肝包虫病

肝包虫病亦称杨棘球蚴病、囊虫病,是由数种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于肝、肺等脏器中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主要症状:轻度感染和感染初期无明显症状,严重感染的被毛竖起,时常脱毛,营养不良,消瘦。肺部感染时有特殊的咳嗽,咳后往往卧地不愿站立。当肝脏极度肿胀时,可观察右侧腹部有些膨大。若棘球蚴破裂,表现全身性症状,体质虚弱、窒息而死。

防治方案吡喹酮片

7、脑包虫病

脑包虫病又称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蚴寄生于脑、脊髓内引起的一种脑膜炎甚至死亡的严重寄生虫病。

主要症状:本病多见于2岁以内的绵阳和山羊。初期表现为体温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呼吸稍快,病羔神经兴奋,无目的地乱走,做转圈运动,往往在行走时突然转1~2圈再向前走,有时前冲抵墙不动。

防治方案:吡喹酮片(5天后再用一次)

8、细颈囊尾蚴病

细颈囊尾蚴病又称腹腔囊尾蚴病,俗称“水铃铛”,是人畜共患的绦虫病。主要引起幼羊生长发育受阻,当大量感染时可因肝脏严重受损而导致死亡。

主要症状:成年羊症状不明显,羔羊症状表现明显。病初食欲减少,后期停食,表现不安、流口水、被毛粗乱无光,腹水增加,腹壁有压痛,可视黏膜黄染、拉稀和腹痛等症状,幼年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发生死亡。

防治方案(1)吡喹酮片(间隔2天,重复给药一次)

(2)阿苯达唑片或混悬液(间隔1~2天,连用3次)

9、绦虫病

绦虫病主要是由莫尼茨绦虫、曲子宫绦虫及无卵黄腺绦虫寄生在小肠内所引起的一种消化道寄生虫病。其中莫尼茨绦虫危害最为严重,特别是羔羊感染时,不仅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死亡。该病在我国广泛分布,常在采食了含有绦虫幼虫的地螨、小蜘蛛而感染。

主要症状:轻微感染不表现症状。羔羊在严重感染后表现为食欲下降,渴欲增加,精神不振。发育受阻,体重显著降低,严重时拉稀,粪便中混有绦虫节片。迅速消瘦,有时出现回旋运动或头部后仰的神经症状。

防治方案(1)氯硝柳胺片

(2)吡喹酮片

(3)阿苯达唑片

10、消化道线虫病

消化道线虫病是由多种线虫引起的一种以胃肠炎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我国南北方普遍发病。

主要症状:食欲减退,精神迟钝,喜欢孤立,毛干而脆,眼结膜苍白,高度贫血,拉稀或与便秘交替。严重病例颌下、胸下或腹下水肿,发育受阻,少数体温升高,呼吸脉搏加快,最后由于极度衰竭而死亡。

防治方案:(1)阿苯达唑混悬液+伊维菌素溶液

(2)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片

(3)左旋咪唑片+阿苯达唑片

11、肺线虫病

肺线虫病也称肺虫病,主要是由丝状网尾线虫和小型肺线虫等寄生于气管和肺部引起的一种以支气管炎和肺炎主要症状的寄生虫病。春冬季节呈地方性流行。本病在我国分布广泛。

主要症状:家畜被感染后先是个别咳嗽,后成群发作。当驱赶和夜间休息时,咳嗽更为明显,在圈舍附近可以听见呼吸困难,如拉风箱,常见流出黏性鼻炎和打喷嚏,有时咳出成团成虫或大量幼虫的黏液团块,病畜逐渐消瘦,贫血,头胸及四肢水肿,被毛粗乱,体温一般不高,通常羔犊发病症状重,常发生死亡。

防治方案:(1)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片

(2)阿苯达唑混悬液+伊维菌素溶液

(3)阿苯达唑片+左旋咪唑片

12、脑脊髓丝虫病

脑脊髓丝虫病又称遥遥病。摇腰病,为山羊和绵羊的共患病,本病由蚊子传播,当蚊子吸刺病牛时,微丝蚴即进入人蚊体内,蚊子再叮咬时,使羊发病,在夏末秋初容易发生。

主要症状:该病最常发生于后肢,有时见于同侧两肢,大半遗留歪屁股及斜尾巴症状,走路身体呈歪斜姿势。急性发病的羊,突然卧倒,不能起立。眼球上转,颈部肌肉强直或痉挛。有时呈现兴奋、骚乱及叫喊等神经状。卧地不起,头部又不住地抽搐,呈现显著的结膜炎,甚至发生外伤性角膜炎。慢性发病的羊,表现腰部无力,步态踉跄,或横卧地上不能起立,但食欲和精神均正常。时间长久时,则逐渐发生褥疮,食欲下降,销售、贫血,终至发生死亡。

防治方案:(1)将病羊隔离于清洁干燥处,用冰水浇注头部,以肥皂水或温水灌肠。

(2)治疗:左旋咪唑片(10ml/kg每天一次连用七天。

伊维菌素片(0.2mg/kg隔日重复一次,每次用前口服10%葡萄糖、维生素C粉g.)

13、泰勒虫病

泰勒虫病是由泰勒属血液原虫引起的牛、绵羊、山羊的一种蜱传性疾病,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牛羊均可发病,以3-8月龄最易感,春夏之交常引起大量死亡。

主要症状:病畜初期跟不上群,精神沉郁,喜卧,食欲减退,迅速消瘦。体温升高到39-42℃,至少保存4天后才开始下降,反刍减弱或停止,排干粪或稀软粪便,鼻流黏稠或稀水样黏液。

防治方案:(1)贝尼尔(按每千克体重7毫克,以蒸馏水配成7%水溶液,作分点深部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3天为1个疗程)

(2)伊维菌素溶液;伊维菌素片。

14、羊巴贝斯虫病

羊巴贝斯虫病又名绵羊焦虫病,俗称红尿病,是一种经硬蜱传播的血液原虫病。本病在我国西北地区多发,6~12月龄的羊发病率高。多数病例出现在春季当蜱大量存在、旺盛活动的时期,常造成大批羊死亡,危害严重。

主要症状:临床上以严重贫血、高热、血红蛋白尿和黄疸为特征。虫体主要侵袭羊的红细胞。发病主要表现为发热,黄疸,呼吸困难。有些病羊脾脏肿大,触之敏感。

防治方案:(1)贝尼尔(每千克体重7~10毫克,以蒸馏水配成2%溶液,肌肉注射1~2次)

(2)伊维菌素溶液、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片

(3)樟脑磺酸钠2~5毫升、维生素C4~6毫升、复合维生素B4~6毫升皮下注射,能增强机体体抗力。

15、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又称弓形体病、弓浆虫病。猪、羊、牛、狗、猫、兔等动物均可感染。其特征是流产、死胎和产出弱崽。

主要症状:主要表现为妊娠牛羊于正常分娩前4~6周出现流产,流产时约一半的胎膜有病变,胎盘绒毛叶呈暗红色,中间有许多直径1~2毫米的白色坏死灶。产出的死崽皮下水肿,体腔积液,肠内充血,尤其是小脑前部有广泛性小坏死点。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流泪,流口水,流鼻液,走路摇摆,运动失调,视力障碍,体温升高。

防治方案:(1)磺胺间甲氧嘧啶片

(2)土霉素片

16、球虫病

球虫病是由艾美球虫属的多种球虫寄生于肠道所引起的以拉稀、便血为主要特征的原虫病。

主要症状:幼崽极易感染,时有死亡。病畜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饮欲增加,被毛粗乱,可视粘膜苍白。重症者发病初期体温升高,后下降。主要症状为急剧拉稀,排出黏稠血便,恶臭,并含有大量卵囊。时见病畜肚胀,被毛脱落,眼和鼻黏膜有卡他性炎症,贫血,迅速消瘦,常发生死亡。死亡率10%~25%。急性经过2~7天,慢性的可延长数周。耐过后可产生免疫力,不再感染发病。

防治方案:磺胺间甲氧嘧啶片

17、皮蝇蛆病

皮蝇蛆病是由多种蝇类的幼虫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见于放牧牛羊群。

主要特征:本病特征是在伤口和皮肤、黏膜的褶皱中集聚大量的蛆,引起发病。

防治方案:(1)伊维菌素溶液、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片

(2)蝇毒磷药浴,治疗完后给伤口涂抹薄荷油,效果极佳。

18、硬蜱病

硬蜱病是由硬蜱引起的体表寄生虫疾病。未吸血的蜱如同芝麻粒大小,而吸饱血后的蜱大如蓖麻籽,呈暗红色或红褐色。硬蜱密集寄生,能引起病畜体质消瘦,部分怀孕者流产,羔羊牛犊和分娩后的病畜死亡率很高。

主要症状:硬蜱侵袭病畜后,由于吸血时口器刺入皮肤可造成局部损伤,组织水肿,出血,皮肤肥厚。有的还可继发细菌感染引起化脓、肿胀和蜂窝织炎等。当幼崽被大量硬蜱侵袭时,由于过量吸血,加之硬蜱的唾液内毒素进入机体后破坏造血器官,溶解红细胞,形成恶性贫血。

防治方案:(1)伊维菌素溶液、伊维菌素片

(2)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片

(3)蝇毒磷、氰戊菊酯溶液药浴

19、疥癣

疥癣是由疥癣和痒螨寄生在体表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性皮肤病,又称疥癣、疥虫病、疥疮等,具有高度传染性,往往在短期内可引起畜群严重感染。

主要症状:主要发生于冬秋和春初。病初,虫体小刺、刚毛和分泌的毒素刺激神经末梢,引起剧痒,不断在圈墙、栏柱等处摩擦;在阴雨天气、夜间、通风不好的圈舍,痒觉表现更为剧烈,继而皮肤出现丘疹、结节、水疱,脓疮;形成痂皮和龟裂。

绵羊感染此病后,可见患部有大片被毛脱落。患羊因终日啃咬和摩擦患部,烦躁不安,影响正常的采食和休息,日渐消瘦,最终死亡。

防治方案:(1)伊维菌素溶液、伊维菌素片

(2)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片

(3)蝇毒磷、氰戊菊酯交替药浴

20、虱病

本病较为常见。山羊必绵羊发生更多。

主要症状:此病是永久寄生的外寄生虫病。虱病是接触感染的,舍群阴暗、拥挤,都有利于虱子的生存、繁殖和传播。虱的长期骚扰会

使病畜烦乱不安,影响采食和休息,逐渐消瘦,贫血。抵抗力降低,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防治方案:经常保持圈舍卫生干燥,定期消毒。

(1)伊维菌素溶液、伊维菌素片

(2)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片

(3)蝇毒磷和氰戊菊酯交替药浴。

鲁豫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效果好
北京专业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cnygtex.com/nxcbby/79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