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羊病的诊断症状总结
2018-10-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羊炭疽病
羊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羊表现短时期奔跑、跳跃几下,摇晃倒地,头向后仰,四肢作不随意的游泳动作,经几分钟后即死亡。该病5-9月发病率最高。
羊肠毒血症
羊肠毒血症表现突然发作,倒毙前,四肢出现强烈的划动,肌肉颤抖,眼球转动,磨牙,口水过多,随后头颈显著抽缩,常死于2-4小时之内。
羔羊痢疾病
羔羊痢疾病表现为羔羊发生腹泻。粪便恶臭,有的稠如面糊,有的稀薄如水,后期含有血液,常l-2天死亡。
羊肝片吸虫病
病羊急性表现为精神沉闷,体温升高,食欲消失,偶有腹泻。严重贫血,腹围增大,充满大量腹水,常在3-5天内死亡。病羊慢性表现为病程较长,贫血、消瘦、便秘与下痢交替发生,被毛粗乱无光泽衰竭而死。
羊螨虫病
寄生在羊体表的有疥螨和痒螨两种。疥螨多寄生在羊的嘴皮、鼻、眼睛周围、耳部、头部、腿内侧及尾根等处。痒螨多发生在毛密的臂部和背部,然后向全身蔓延。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羊病,而且对养羊生产违害很大。治疗与预防:可用螨净0.25%溶液进行药浴,每年春秋各一次。
羊痘病
俗称“羊天花”,发病初期发烧(C--C),眼、鼻黏膜充血,鼻孔流浆液、脓性分泌物。经1天至2天发痘。在皮肤少毛或无毛处,如眼周围、唇、口角、鼻翼、四肢、尾内侧、阴唇、乳房、阴囊、包皮等处出现红色斑点,并迅速形成直径3毫米至5毫米的硬圆丘疹。过6天左右,丘疹增大,形成水泡,体温稍有下降。水泡经2天至5天变成脓泡,体温再次上升,一般持续2天左右。最后脓泡干涸,变成黑褐色的痂皮。有的病羊还会出现腿瘸、眼瞎、咳嗽、拉稀等。
口蹄疫
它是由偶蹄兽共同晚染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症状:患羊发病后体温升高到40。5-41。5度。精神不振,口腔粘膜、蹄部皮肤形成水疱,疱破后形成溃疡和靡烂。病羊表现疼痛,流涎,涎水呈泡沫状。常见的部位唇内面、齿龈,舌面及颊部粘膜,有的在蹄叉,蹄冠,有的在乳房,水疱破裂后眼观形成痕。羔羊易发生心肌炎死亡。有时呈现出血性
羊快疫
本病病原为腐败梭菌引起的,发生于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特征是发病菌突然病和被子短,真胃出血,炎性损害。围膨大,有腹痛,腹泻,磨牙,抽搐,最后衰弱昏迷,口流带血泡沫。多在数分钟至几小时死亡,病程极为短促。
瘤胃积食
瘤胃内积滞大量的饲料,使用权其容积增大,胃壁扩张及其运动机能障碍的疾病,病因:采食过多,由舍饲改为放牧,再者由于长期饲喂过细粉状饲料,饮水少所致。,症状:发病快,反刍减少或停止,嗳所逐渐无,站立不安,摇尾背、四肢开张,后肢踢肚踏地,不断起卧,疼痛呻吟,左侧肷窝略平或稍出。触诊坚硬,瘤胃蠕动减弱或消失。
羊李氏杆菌
病羊发病早期主要表现精神沉郁,轻度发热(39.7~40℃,,3-4天后表现为低头呆立,行走时朝一侧方向,卢躯摇摆,卧地时头颈总是偏向一侧,严重时头颈后仰,个别病羊一侧耳下垂,发病后多在1周内衰竭死亡。母羊在妊娠的后1/3期间流产。
剖检病死羊,可见肝、心外膜及心耳表面有少量针头大至黄豆大灰白色或黄色坏死灶,严重时心外膜呈斑状和点状出血点,心包粘连,脑膜显著充血,脑组织有大量小点出血,脑脊液增多。
羊黑疫
病羊突然死亡,少数病例病程可拖延1-2d,胸部皮下组织水肿。胸腔、腹腔、心包腔积液,左心室心内膜有点状出血。皱胃幽门部和小肠黏膜充血和出血明显。肝脏充血肿胀,表现有数目不等的坏死灶,坏死灶灰黄色,呈不整齐圆形,周边见有一鲜红色的充血带,其直径2-3cm,切开肝脏病灶可深入到肝实质,呈半圆形。肝脏的这种坏死变化特征具有诊断意义。
本病临床表现与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等疾.病极为相似。病程短捉,大多数发病羊只表现为突然死亡,临床症状不明显。部分病例可拖延1~2天,病羊放牧时掉群,食欲废绝,精神沉郁,反刍停止,呼吸急促,体温41.5℃,常昏睡俯卧而死。
赞赏